本篇文章3311字,读完约8分钟
让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当你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你每个月在吃喝上花的钱是多还是少?
也许大多数人的答案是后者。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除了基本食物消费以外,在其他领域的消费选择也比以前多了,这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结果。然而,今年榨菜和二锅头的辉煌成就似乎提醒人们,减少饮食消费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虽然上述情况有所不同,但都可以用经济学中的“恩格尔系数下降”来描述。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恩格尔系数下降,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好吗?在这里,我们不妨追根溯源,从恩格尔系数的诞生开始。
恩格尔系数及其“悖论”
所谓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总支出占个人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额/消费总支出额×100%”。
这一观点是由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在1857年详细分析了153个比利时家庭的家庭预算和支出后提出的。
根据恩格尔的观点,“家庭越穷,食物支出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这也被后人称为恩格尔定律。此后,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统计和研究工作,他们大多认为恩格尔定律是普遍的。
20世纪70年代中期,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规定60%以上为绝对贫困,50%~60%为勉强生活,40%~50%为富裕,30%~40%为富裕,不到30%为最富裕。因此,恩格尔系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其数值往往被用作判断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依据。
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普遍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风能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7.5%下降到2017年的28.6%,而同期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67.7%下降到31.2%(见图1)。这表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我相信那些在60后和70后经历过苦难的人一定对此有所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据粮农组织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经历了“从温饱到富裕”、“从绝对贫困到富裕”的过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居民恩格尔系数(29.3%),中国已经进入“最富有”的行列。
真的是这样吗?我相信大多数人不会赞同这种判断,这就导致了恩格尔系数与现实之间的“悖论”——问题就在于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的三个局限性
由于各种固有的局限性,一些基于恩格尔系数的结论被夸大了。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局限性之一:很难衡量小康社会后的生活状况
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根据生活水平的演变和发展,人类社会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贫困阶段、温饱阶段、小康阶段和富裕阶段。在前两个阶段,全社会物质财富匮乏,人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这样,人们的消费秩序必须从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开始,而“吃”自然首当其冲。此时,粮食的边际效用无疑是很大的,粮食支出所占的比重也能直接、清晰地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真实情况。
恩格尔时间与上述时间相吻合,恩格尔系数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这一次不同于以往。今天,当社会产品极其丰富时,人们已经逐渐过渡到小康和富裕阶段,他们的收入不再停留在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如食物的水平。因此,消费的选择不会遵循过去的需求顺序,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不同的消费偏好等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恩格尔系数。
最直观的反映是,自1978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几乎一直在稳步上升,但恩格尔系数一直在上下波动,甚至在多年后出现反弹(见图2和图3)。原因是食品cpi同比增速在反弹年大幅上升,增加了普通百姓(603883,医药股)(尤其是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居民)的食品支出(见图4)。
这足以证明恩格尔系数并没有随着中国收入的不断增加而稳步下降。换句话说,收入水平绝不是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唯一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恩格尔系数的标准在今天已经显示出“失败”。
(2)限制2:恩格尔系数不具有横向可比性
根据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食物在其总支出中的比例就越大,并且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这一比例将继续下降。通过推广这一定律,我们可以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越穷,人们的平均食品支出比例就越高,恩格尔系数就越大。这也是许多人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财富变化的根本原因。
某个地方的恩格尔系数越低,居民就越富裕,这是真的吗?我们不妨做个比较。
以黑龙江和广东为例,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几乎一直低于广东;2016年,他们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7.7%和32.9%(见图5)。根据恩格尔定律,黑龙江人一定比广东人富裕得多。
然而,每个人都必须清楚,情况绝非如此。深陷发展困境的黑龙江不仅可以与广东这个经济大省相提并论,而且前者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远远低于后者(见图6)。
问题还在于恩格尔系数,其计算方法是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然而,由于不同地区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恩格尔系数在横向上不具有可比性。仍然以黑龙江和广东为例,广东人比黑龙江人更注重饮食,他们对食物的需求已经远远超出填饱肚子的范围,他们更注重饮食的营养和休闲属性,比如购买高档食品或在外面的餐馆消费,但这些绝对不是广东人生活水平不如黑龙江人的体现。
这恰恰反映了恩格尔系数对食物支出的模糊定义没有考虑到饮食结构的升级,导致了不同省份之间横向比较的扭曲。
此外,恩格尔系数还受到不同地区产品价格结构和政策执行的影响。例如,在一个农业地区,水果和蔬菜等食品的价格相对较低,而工业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这使得当地恩格尔系数的真正含义不同于过去。
因此,仅用恩格尔系数来判断一个地区的财富水平不可避免地存在偏差。
(3)第三个局限:注重结果而忽视原因
直观地看,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是由于食品消费支出比重的下降,但并不能解释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下降的原因。许多人可能想当然地认为,人们的收入增加了,他们的生活变得富裕了,他们自然愿意增加食品以外的其他领域的消费,这应该是一个好现象。众所周知,生活负担的加重也会导致恩格尔系数的下降。
我们不妨从数据中证明这一点。根据图7所示数据,对比2006年和201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结构,可以看出“食品、烟草和酒精”支出比例从2006年的35.78%下降到2017年的28.64%(即恩格尔系数从35.78%下降到28.64%)。从表面上看,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然而,城镇居民“住房”支出比例从2006年的10.4%上升到2017年的22.75%。这表明人们在住房上的花费比2006年要多得多。
这种情况是否也突出了中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改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从居民杠杆率的角度来看,其价值从2006年的18%飙升至2017年的49%,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增长了30多个百分点(见图8),而美国居民杠杆率从20%上升至50%却用了近40年的时间。这也充分反映了海外人士所背负的债务正在迅速增加。
同时,从增速来看,自2010年以来,中国居民住房贷款同比增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近三年(2015-2017年)的增速分别高达23.2%、35%和22.2%。然而,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远低于住房贷款的增长率(见图9)。
综上所述,尽管恩格尔系数近年来有所下降,但其原因在于房价飙升使大多数人为了买房而背负长期债务。当然,在医疗、教育和养老方面也有大量支出。受此影响,相当一部分人的日常消费受到严重挤压,他们很可能被迫节约。此时,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更多的是由于生活负担的加重,而不能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这再次证实了恩格尔系数的“失灵”。
结论
尽管恩格尔系数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但随着时间的变化空和环境的变化,恩格尔系数在今天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了各种局限性,其值的降低不再必然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因此,要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有必要跳出恩格尔系数的局限,与物价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基尼系数等其他统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考虑地方政策环境、居民生活习惯等数据无法反映的因素,从而得到一个真实可靠的答案。
来源:千龙新闻网
标题:恩格尔系数降低 我们的生活就一定更好吗?
地址:http://www.qinglongs.com/qlwxw/9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