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507字,读完约16分钟
“山寨”为什么诞生于中央政府明确的“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 为什么在深南大街的摩天大楼下面“蹦蹦跳跳”?
“城”和“市”两个字回答了城市的两个起源。
“城堡”原来是城墙。 《说明文解字》有“城所以盛民也”的解释,《礼记》有“城郭沟池为固”的说法,说明了城市的军事起源。 “市”本来是做生意的地方,说明市场交易是城市形成的另一推动力。 对城市的象征性街道来说,“市”当然是北京长安街的王府井、上海南京路的步行街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
“市”是深南街,两个地方值得写:一个是东门商业区,一个是深南街和华强北路交汇的地方。 相比之下,东门的兴盛在深圳建特区之前,华强北形成在深圳建特区之后。 东门生意和很多城市的步行者天堂一样,是市民购物的好地方。 华强北和东门一样是深圳的购物天堂,但从电子市场开始,已经成为全国电子产品交易的风向标,可以代表深圳的产业特色。 2008年,来自华强北的“山寨机”变得有名,很快“山寨机”就进化成了创意和卓越性一体化的“山寨现象”,以破坏城堡的势头,袭击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所有行业,关于自主创新、软实力等严重命题也很激烈
“山寨”为什么诞生于中央政府明确的“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 为什么在深南大街的摩天大楼下面“蹦蹦跳跳”?
这关于深圳最大的产业电子制造业,事关深圳特区早年产业的快速发展模式,也关系到深圳移民城市特有的草根文化。 其源头可追溯到深南大街的上步工业区这一“世界工厂”最先迈出的一步……
赛格电子市场:电子巨头的丰富遗产
华强北的源头来自深圳第一座高层建筑,是挡住了深南大街扩建计划的电子大楼。 电子大楼于1981年1月开工,1982年8月建成后,不仅成为深圳的第一个地标,而且把深圳最大的产业电子制造业定为一尊。 1988年,赛格电子市场在深南大街和华强北路的十字路口建设营业,奠定了华强北中国电子交易第一市的江湖地位,使前步工业区从电子制造转变为中国最大的电子交易市场。 “山寨机”是华强北在非常发达的电子产业链中激活的生命力特别强的“变种”。
深南街也是中国电子产业街,其原因可以说与中国国门打开时世界产业的迅速发展趋势有关。 1978年12月召开的第十一届第三中全会使经济建设取代阶级斗争成为中国中心的快速发展战术,当尘封长的国门打开时,人们突然意识到发达国家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领先了几个年代。 同时,该产业受到日本、美国的带动,向亚洲四小龙进行了巨大的转移。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电子业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急先锋。 深圳特区准备时的1979年,电子业被认为是材料加工的主导产业。
在电子大楼开工前的1979年、1980年间,来自内地和香港的电子产业资源继续向深南街和华强北的十字路口凝聚。 目前,深南大街旁边的华强集团、爱华电子、深圳中航集团都是当年广东省和国家部委设在这里的电子业基地:广东省政府将位于粤北山区的三个省属小电子厂( 8500厂、8532厂、8571厂)转移到深圳 第四机械工业部(后来改名为电子工业部)在深圳成立的中国电子技术进出口企业深圳分部(现深圳电气投资股份有限企业)是电子大楼的投资单位,第四机械工业部从广州750工厂召集人员创办了深圳爱华电子有限企业。 第三机械工业部(后来改名为航空空工业部)在深圳设立中国航空空技术进出口企业深圳办事处(现深圳中航集团)。 这些早期的电子工厂以“三来一补”的方法,为国民生产非常新鲜的初级电子产品:袖珍收音机、录音机、电子表等。
1984年1月25日,邓小平特意来到了这个中国电子业的勃兴之地,在中航的电子工厂,他感兴趣地观看了人和电脑国际象棋的表演,表示“电脑是从娃娃手中抓住的”。 到1985年,深圳已有一百七十多家电子公司,年产值13.75亿元,比1979年增加113.5倍,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9.7%。 1986年1月6日,立志建设电子产业帝国的深圳市联合了电子工业部、广东省电子局和属于深圳市的117家电子公司,成立了深圳电子集团企业( 1988年1月更名为“深圳赛格集团企业”)。 然后,即将卸任的梁湘提议成立全国第一个地区电子领域协会深圳电子领域协会。 由于世界电子产业的进一步转移、深圳快速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激励和全国各路精英的南下创业,深圳电子新闻业领先全国,到2008年,深圳电子新闻产业产值达到7800多亿元,全国电子新闻
但是,在这辉煌的战绩面前,这些深南大街、华强北凝聚的电子巨头将成为明天的黄花,取而代之的是华为、中兴这个新的市场强者。 即使“总是做某事”,在电子行业中也很平淡,依赖于地区的特征,通过做房地产来扩大雄风。 深圳中航集团将自己早年的地盘建设在中航城,全面进入房地产、高端的华强集团对电子制造业的乐趣也日益下降,对文化产业、旅游及主题公园开发更加兴奋。 深圳电在金融证券投资、商业房地产、工业房地产中尝到越来越多甜头的赛格集团在资本市场过度膨胀,业绩不好,至今难以出色。
深圳中航、华强集团、赛格集团、深圳中电这四条深圳南街的电子天王,为深圳乃至全国电子业的迅速发展立过汗马功劳。 但是,在深圳以前电子制造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这些四大电子天王被打败了。 这可能应该归结为深南大街黄金地带的地理特征。 深圳随着从生产型城市迅速发展成为费用型城市,他们所在地区的商业价值急剧增加,吸引他们,他们不约而同地把房地产租赁、开发作为迅速发展的重点,逐渐脱离原来的商业模式。 而且,属于同一国有公司的四个电子天王,由于公司改革带来的几个波澜和频繁的高管人事调整,很难集中精力于进化的电子产业。 因此,我们遗憾的是,深南大街的四大电子天王在电子新闻行业被康佳、创维超越,远远甩给华为、中兴,在房地产开发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方面,也不是万科、中海的对手,而是两头二流公司。
因为将深圳中航、华强集团、赛格集团、深圳中电比作四个电子天王,不仅在深圳电子产业中开山的工作,而且在深圳南街的核心地区占有重要地位。 从1993年到现在,四大电子天王整修了深南街的不动产,进行了更新换代。 第一个尝到味道的是电子大楼的投资者深圳电。 1993年8月,深圳电气在电子大楼旁开发了电子科技大楼,成为深圳当时最好的写字楼之一,1999年又开发了二期,形成了华强北最大的写字楼群。 华强集团于2006年1月在华强北开发了158米的华强广场。 中航集团于1994年计划建设比肩地王大楼的中航广场,到了2005年终于引进李嘉诚,拆除了位于深南大街的曾经的商业旗舰天虹百货公司,开发了罕见的摩天大楼水晶塔。 相比之下,比赛组在房地产上的野心更大。
1993年1月,北京电子产业权威人士王殿甫南下深圳,担任赛格集团董事长。 此时,旗下有168家赛格集团损失严重,中康玻璃、赛格日立、超大型电路三个项目更难承担重担。 王殿甫全面缩小战线,大胆通过资本运营进行资产重组,拥有4家上市企业的“赛格系”在临时资本市场上掀起了暴风雨。 1998年,王殿甫召集比赛合格竭尽全力,在深南大街和华强北的十字路口开发建设了超高层建筑比赛合格广场。 建设中,赛格广场以深圳第一高楼的地王大厦为目标,多次增加楼层,提高高度。 但是,1999年竣工的这位代表王殿甫梦想的“擎天柱”在资金和设计问题上,楼尖相差29米,无法超过地王大楼。 这场高度竞争加重了资本市场漩涡中的“赛格系”的负担。 赛格大厦进入市场的1999年左右,深圳的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写字楼市场不景气,赛格广场还没有成为成功的房地产项目。 曾经,赛格人引用王殿甫的话说:“看这栋赛格大楼,为什么要超过地王大楼? 他想留下自己的印象。 我们后来说这是他的滑铁卢。 ”。 原本反对摩天楼建设的王石,也曾以比赛合格广场为例,劝告不要被摩天楼的情结所拖累。
除了高度之外,比赛合格广场无论在商业上还是审美上都不能超过其目标地王大楼。 但是,位于那条裙子上的比赛合格电子市场对深圳产业经济贡献最大。
赛格广场开始建设之前,站在深南街和华强北路东北角的是十层高的赛格大楼。 1988年3月28日,赛格集团在赛格大楼一楼设立了为前步工业区电子制造商提供补助的电子产品交易市场。 面积是1400平方米,是全国第一个专门销售国内外电子部件的电子市场。 从一开始,交易市场就有160多家深圳和内地制造商、10多家香港制造商进驻,收集了中国最多的电子元件,成为电子产业的新闻集散地。 这个小市场在深南大街、华强北交汇处这一特殊地区,在不知不觉中起着中国电子产业链的平台作用。 在中国电子业的迅速发展中,竞争格电子市场的价值越来越大,扩大,使竞争格大楼破裂,电子市场这一商业状态扩大到一半的华北街区,全国各地云集。 最终,赛格电子市场带来的财源和成就感,也不幸鼓舞了比赛合格组建设比地王大楼高的大楼的野心。
华强北“山村式”成功
2009年2月27日,《深圳商报》报道,“2008年华强北销售额达到370亿元,其中电子类销售产品金额超过270亿元,超过北京王府井和上海南京路,在全国知名商店街区占据首位。 目前华强北日平均客流达50万人。 ”。 报道没有引用数据源,也没有提到王府井和南京路的销售额。 华强北是否是中国第一商街还不确定,但华强北近年名声很高,确实与王府井和南京路步行路一致。
不巧,这三大商店街区分别位于深南街、长安街、南京路三个中国最具象征性的街道。 想也有道理。 伟大的街道必然要涵盖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政治和商业。 特别是当这个城市向市场经济前进时,最有可能发生代表时代的商业街。
华强北的原始状态和深圳的任何地方一样,都是由小山和池塘组成的风景。 这可能是深南街周围变革的速度最快、最复杂的地区。 没人预料到会成为深圳第一个工业区,也没想到会成为购物天堂。 孕育了全国大闹的“山寨”“山寨文化”的这个街区,本身也是典型的“山寨”成功版。
华强北本身之所以是“山村式”的成功,是因为其迅速发展完全脱离了政府原来的计划和构想,并依赖于越来越多的市场自身力量任意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华强北经历了三个重要节点。
第一个节点是1982年前一步工业园区的建立。 在城市最重要的街道旁边建立了工业地带,这个工业地带注定会随着城市的变化而“革命”。 但是,那时很多人没有把深圳看作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假设第一个节点回答了华强北的“怎么来的”问题,则第二个节点—1988年赛格电子市场的创立决定了华强北的“什么”问题。 深圳市内有不少大小工业园区。 这些工业园区的转换有很多路要走。 批发市场、物流和办公楼都是可选的。 但是竞争电子市场使华强北走上“正道”,不是简单地推倒重来,而是将原来的电子制造资源转化为电子交易的特征。 更重要的是,这种变革不是由地价上涨首先推进的,而是基于产业需求的创立。 受赛格电子市场的带动,1992年深圳经济再次膨胀,市区地价高涨,特别是深南大街蔡屋围和上步工业区最大,租赁经济成为上步工业区变身华强北的最大动力,最终导致了这个综合商店街区的发生。 在此期间,在深南街和华强北路交叉路口以西几百米的上海酒店旁边,中航集团也必须把巨大的工业现场改造成天虹百货公司。 这是当时深圳福田区和深南大街旁边唯一的高级百货公司,与比赛合格电子市场相呼应,强调了深南大街的商业功能。
更大的生意,也是华强北的第三节点。 发生在1994年7月。 万科万佳百货公司从罗湖西迁到华强北,在中国首次引进了新的美国仓库式百货公司的行业。 比沃尔玛进入中国早了两年。 万佳百货在华强北,点燃火热的干柴,不久华强北路旁的工业现场就从一楼到二楼,从二楼到三楼被“强制”移动,饥渴的商家迅速进入……万佳由此成为深圳人最重视的企业布 2001年4月,由于租赁到期,万佳从华强北搬家,华强北商家和深圳市民纷纷表示遗憾,《深圳晚报》开始提出挽留万佳的建议。 2008年3月,经过6年的等待,万佳的新东家华润集团终于同时拆除了17家广东万佳百货招牌,取代了华润万家这个新企业品牌。 这次,越来越多的深圳市民黯然神伤。 王石在2001年9月“遗弃”万佳时,可能没想到万佳企业品牌在深圳这么有“杀伤力”。
但是,万佳百货公司激活的华强北商业扩大,其势头激烈,即使这个“开街功臣”撤退,也几乎不会影响它。 万佳百货公司进军华强北不久,一连串难忘的古典商战相继上演:顺电从一个电气零售部迅速发展成了知名的连锁电气企业品牌。 女人的卖场越来越火,男人的世界、孩子的世界也随风开业……华强北路周边的振华路、振兴路、华发路旁、老现场和住宅也在不断变化,综合商场、特色餐饮、服装市场、电子城、电器城、金融服务、娱乐等 华强北不再指华强北路,包括从南到深南街,从北到红荔路,从东到上步路,向西连接华富路,面积1.45平方公里的超商圈,总商业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
但是,由于华强北的“胚子”完全是沿着工业区规划的,其交通道路、建筑形态和风格、空之间的构成、土地利用等在向商店街区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仅从外表来看,华强北似乎不像深圳。 又旧又低的建筑物,拥挤着狭窄的街道。 逐渐增加的新建筑和翻修的旧建筑混合在一起。 与深圳其他地方的现代和气派相比,华强北确实有点不伦不类。
迄今为止,杂乱的华强北很难被深圳名片推举,但与华丽明亮的地王大厦区域、罗湖商业区、中心区、华侨城相比,华强北最初是完全脱离政府计划的草根状态。 但是,我看惯了像绿草和高楼这样的深圳白领们,所以我不讨厌不像深圳的地方。 脏点,乱点,老点,挤点,吵点没关系。 商业力量越来越多的智慧和资金投入华强北,环境的优美和堂堂不等于购物的乐趣。
仅仅从电子产业向电子交易市场的转换,还不足以说明华强北的奇迹。 电子市场一直是华强北商业的核心,但成为综合的商店街区,华强北必须具备特别的秉赋。 深圳市向西迅速发展的地理大跃进是华强北奇迹的主要因素。 华强北和深南街一带相当于这个“跳跃”的“跳板”,从罗湖跳跃,从华强北跳到中心区,再跳到深南街的更西端。 城市的“跳跃”很激烈,但有一个缓慢的过程,不管深圳城市规划的速度有多快,都要遵循城市快速发展的自然逻辑。 在这个“跳跃”的过程中,本来是工业区的华北,不仅有地利,而且价值最低。 相当于用第二产业的租金赚第三产业的钱。 特别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城市黄金地带比较便宜的租金有迅速发展仓库保管式购物、电子市场、特色饮食等新商业状态的机会,相当于“孵化”。
另外,深圳移民的特征对华北的发生也起着非常独特的作用。 华强北以前,深圳最大的商业中心位于罗湖人民南路和东门一带,香港文化和广东文化是这里的主流,没有习性的“白话”北方人不太适应。 他们味道不同,需要自己家乡风味的餐厅。 他们更年轻,需要更潮流的购物方法。 他们向往时尚和未来,喜欢更先进新奇的电子科技产品。 从城中村农民家出来的他们不太关心建筑和街道环境的好坏……就这样,华强北这一战术计划的意外发生了。
这是城市规划的事故,是商业事故,也是文化事故。
从赛格电子市场开始的华强北从工业向商业转变到10年后的1998年,有关政府部门认识到华强北对深圳商业和城市的重要意义,首次确定了华强北商业区的定位,投资4500万元进行了改造。 各路商积极合作,仅街道外墙面改造就花了1.2亿元。 但是,以修补和美化为第一方法的最初改造不能使华强北成为符合深圳市等级的第一商业街。
华强北功成名后,它原来的老样子已经被热衷于城市形象的人看不见了,但老华强北潜藏着成功的基因。 在这个城市,不仅仅是美容整形,想去华强北做整形手术的人也在增加。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艰难的事业。 在中国,市场自然形成的商业街大多在政府大刀阔斧的改造升级运动中失去了生机,大多只留下美丽的壳。 意识到这个挑战,华强北的二期改造经历了漫长的论证过程,市民、商家可能也相继与政府官员和专家进行了讨论。 到2009年1月为止,深圳市向世界知名的计划设计企业发布了国际设计招标,希望建设完全立体的空之间的街道。
在不久的将来,华强北将受到历史上最大的挑战。
来源:千龙新闻网
标题:财讯:赛格电子市场:电子巨头的丰厚遗产
地址:http://www.qinglongs.com/qlwjj/17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