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650字,读完约12分钟
写在前面:最近,我收到很多朋友关于背景中“不良资产”的询问。为了解决大家的相关问题,我会在6月份每天给大家推一个关于“不良资产”的咨询或解答,希望能给有需要的朋友带来真正的帮助。有问题的朋友可以在后台留言。我们将一起讨论并取得进展。感谢您的支持!
说到“坏”,大多数投资者的第一反应是拒绝,这是由“坏”这个词引起的。事实上,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特别是银行、经纪公司和保险公司,都是不良资产的提供者。“坏账”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指会计科目中的坏账,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是无价值的资产。在当前的资产管理领域,由不良资产构成的优质资产组合已成为各机构争夺的“热点”。
审视近年来不良资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理性分析不良资产为什么会成为私人投资者的“新宠”。仅供参考。
什么是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也被称为不良债权。包括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其中,最重要的是银行、信托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
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是指银行信贷的融资者(简称银行和信托公司)不能按期足额偿还本息的银行信贷贷款。也就是说,贷款不能按照预先约定的期限和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
非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包括房地产和其他房地产组合的金融定义,即非金融机构(企业)的不良资产。不良资产是指不能参与企业正常资本周转的资产,如债务单位长期拖欠资金、企业采购或生产的物资积压不畅、不良投资等。如今,就连非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的定义也延伸到了上市公司的st股。
不良资产处置是指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实现和提高资产价值的活动。
资产处置的范围按资产形式可分为权益资产、债权资产和实物资产;或根据债务人所属的行业;或者根据时间分批进行。资产处置方式根据资产变现分为最终处置和分阶段处置。对不同类型的缺陷进行分类,以便采取更有效的处理方法。
不良资产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由于外部原因,国有企业存在预算约束软化的问题
国有企业注册过程中预算约束的软化始于企业的注资和注册。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的法律地位不明确,企业注资和保值机制没有建立。国有企业的资本缺乏法律保护,受到各方的侵害。
另一方面,一些国有企业以国家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名义拖延银行贷款,拒不偿还债务,银行束手无策。软化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预算约束;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也承担着各种负担。
二、银行内部原因
1.如果不把自己当成一个企业,银行仍然停留在旧系统的惯性中
商业银行并不认为自己是独立经营的企业,对自己的盈亏负责,因此旧体制的惯性不可避免地存在于经营管理中,这为不良资产的形成埋下了隐患。
2.贷款管理制度不完善,风险预警系统不太好
一些基层银行发放的贷款,如学校税、生产周转金等,都是短期贷款,但长期以来一直被企业占用。
在《商业银行法》颁布之前,国有银行缺乏有效的内部机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来控制贷款质量。与此同时,几年前,银行从未提取坏账准备,也从未核销坏账损失。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良贷款不断积累,资产质量与经济效益低下的矛盾日益突出。
3.商业银行不是独立的法人
商业银行(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属于国家所有,但政府部门、企业上级、企业,即国有产权主体、决策主体和责任主体不对经营成果负责,也没有人对风险负责。此外,银行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外部贷款压力,形成了银行信贷规模的所谓“逆向机制”。
银行信贷贷款基本上分为四个阶段:贷前、贷中、贷后和回收,不良资产的产生就是从这四个阶段开始的。
1.为了完成任务,业务员在放款前没有认真审查借款人的资格,或编造信息与借款人因利息而骗取贷款;
2.由于审计任务繁重或缺乏经验,风险控制人员应按制度对熟悉的业务人员进行审核和放松;
3.借款人大多是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政策变化等多种因素,他们无法按期提取资金偿还贷款。
4.抵押物因重复抵押或其他扣押而无法处分。
三、制度原因
地方保护主义给银行带来压力
对于处于亏损状态的国有资产,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或受到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制约,政府往往会用行政手段迫使银行向亏损严重或应被淘汰的企业发放贷款。这些贷款主要用于支付员工工资和进入消费领域。因此,许多企业债务从发生之日起就无法偿还,银行不良资产的数量不断积累,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比例上升。
四.制度原因
经济体制改革使国有企业资本“先天不足”
固定资产折旧率低是造成国有企业资金短缺的根本原因,不仅是资金短缺,而且固定资产折旧率一直偏低。大部分企业没有全部提取,这是企业的折旧基金很低,是国家以各种形式全部或部分收取的,纳入政府预算,用于缓解财政困难或投资建设新项目。因此,国有企业只能依靠向银行借款来更新和改造其固定资产,而且它们长期以来一直固步自封。
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从国有银行剥离不良资产的改革开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政策阶段、市场化转型阶段和全面市场化阶段。总体的市场化表现可以用七个“日益”来概括。
首先,这个行业越来越热
随着市场参与者数量的增加,从4+2+n到大量的内资和外资机构,衍生出大量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和服务平台;
随着参与机构的增加,大量资金开始涌入不良资产市场,价格逐年上涨,部分资产组合甚至达到8个亿以上;
就交易量而言,仅2017年浙江省金融不良资产本金周转量就达1147亿元;
交易平台继续扩张。除了淘宝和京东司法销售平台,还有地方产权交易所和金融资产交易所,全国涌现出400多个特殊资产互联网平台。
第二,参与机构越来越多
不良资产市场的参与机构已从最初的4家资产管理公司发展到目前的4家资产管理公司和近60家地方省市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橡树资本、高盛和海岸等外资基金;
此外,越来越多的国内基金如丁一、文生、东方前海、昆生等投资不良资产;
私人资产管理公司,如新大唐、万依投资、胡巴资产、森鑫资产、恰宝资产、润木投资等。,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资产包投资和管理服务业务。
第三,买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随着不良资产行业的进一步市场化,前端资产包持有人的价格预期不断提高,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中银行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资产组合,随着投资者的增加,一些资产组合的报价已经超过8毛,这进一步降低了投资者和服务提供商的利润/0/房。
第四,处置难度越来越大
由于不良资产市场化,一些机构盲目进入该行业。资产包价格上涨的同时,空利润进一步压缩,处置难度加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欠发达地区资产流动性差;
2.价格比较贵,而且空房的利润很小;
3.由于司法环境差,债务人和解能力差,处置期长;
4.采购评估团队和处置团队不专业,依赖经验而非科学评估;
5.缺乏创新的处置模式,没有双赢的意识。
5.有越来越多的创新模式
不良资产行业的市场化推动了行业的整体创新。例如,平安银行(000001)的人工智能采集系统通过建立一个特殊的资产生态系统,利用人工智能进行预警,大大减少了不良贷款。
华融资产于2月1日成立首个不良资产交易中心,为不良资产的网上处置提供专业的交易平台;
私人资产管理的创新也不断突破尝试,如新大唐的标准化“9+1”和apms项目管理系统;
互联网平台资产360创新人工智能小燕机器人(300024,诊断股票)已成为一个收集工具;淘宝的债务拍卖开辟了当地服务机构的渠道,弥补了线下服务的不足等。
第六,细分的机会越来越多
新一轮不良资产处置的显著特点是抵押品增多,处置方式从传统的收账、诉讼和贴现转变为债务重组、资产证券化和破产清算等创新模式。
随着前端资产用户业务的开展,现阶段处置创新增加了更多的模式,出现了商业、酒店、工厂、物流、林业、矿业、码头等细分的不良资产处置领域。
7.整合变得越来越重要
单一资源优势不再符合当前的不良资产市场,资本驱动的批发模式和专业驱动的撤退模式都不能真正做大做强。只有创新模式,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才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同时,结合专业团队,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双赢的合作平台,实现有效的资源整合。特殊资产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开始细分,更加集中和专业化,特别是在后端市场细分,创造更多的游戏。
反周期投资机会
资产管理公司的盈利模式在于赚取收购和处置不良资产的差额。收购价格越便宜,空.的利润就越大然而,自去年以来,不良资产价格涨幅明显,甚至有传言称,一家银行的不良资产价格涨幅达到60%,以前一般在30%左右。
例如,如果资产管理公司以30%的折扣花费100万元赢得价值300万元的不良资产组合,两年内将收回150万元,扣除每年5%的相关费用后,年化收益约为15%。然而,如果贴现率上升到60%,资产管理公司每年将损失8%。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显示,目前不良资产处置的平均回收率在40%以上,即不良资产价值10亿元,amc至少可以回收4亿元。可以看出,amc对空资产的平均折现率应该小于40%。
事实上,不良资产的投资逻辑很简单:“廉价购买”和“专业处置”。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增长速度的转变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银行信贷为基础的金融体系已经受到了考验。商业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逐渐暴露,不良率大幅上升,不良贷款余额快速上升。截至2017年底,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71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4%。预计到2018年底,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将达到1.88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5%。预计201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继续承受较大压力,与住房相关的不良贷款规模也可能增加。到2018年底,国内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将达到855亿元,不良贷款率将从2017年的不到1%上升到1.5%。经济环境决定了不良资产处置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
场外分析师认为,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紧迫性今年将会增加,不良贷款的风险敞口将会加快。实际不良贷款率可能高于公布的数据,预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将在2020年达到峰值。交通银行(60132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由于去产能等因素,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仍在扩大,非银行机构不良资产处置需求日益增加,大规模不良资产孕育了巨大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通常具有充足的抵押品、相对规范的程序、高质量的资产、挖掘空的巨大价值,并能获得超额回报。”
此外,更多样化的资金来源是不良资产市场的另一个主要特征。
2016年,银监会第1738号放松了对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限制,允许各省设立两家资产管理公司,以促进社会资本积极流入不良资产领域。
截至2017年10月,中国已有55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省级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东一般是地方财政部门、国有企业或政府投资平台。整个资产管理公司行业呈现4+2+n的模式,特许资产管理公司机构仍然是主流;许多金融机构内部也设立了资产管理公司或处置平台;外资增加了对中国不良资产的投资;民间资本已经成为这一周期的生力军,通过参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和建立非政府机构来抢占不良资产投资市场。市场的扩大也将提高处置不良资产的效率,使银行在出售不良资产时获得更大的议价能力。
经济越萧条,不良资产的价值就越高。业内普遍认为,不良资产投资市场正逐渐成为包括私募在内的国内机构投资者的“新宠”。投资就像品茶,有苦有甜。通往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因为坚持不懈的人并不多。盈亏就像坐过山车。有高峰和低谷。在投资的路上,我希望成为你的导师。
这篇文章从微信公众账号开始:一起学习私募。
来源:千龙新闻网
标题:不良资产:投资新风口 你敢上吗?
地址:http://www.qinglongs.com/qlwxw/4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