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44字,读完约10分钟
长江学者的身份并不局限于一顶华丽的帽子,它价值百倍,这使得学者和大学趋之若鹜。除了学术精英的肯定,这场“帽子战争”的真正原因是背后的各种资源。
1月5日,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长江学者公示名单,共推荐候选人463人,其中特聘教授148人,教授51人,青年学者264人。
长江学者名单的每次公示都会引起社会的关注,成为评判高校兴衰的重要标尺。高校也会关上门,用长江学者的头衔来统计人才,并与“邻居”悄悄比较。
不仅长江学者,而且各种人才计划都已经嵌入到高校的学术劳动力市场中,从而分割了学术劳动力市场。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长江学者的价值不断提升,吸引了后来者争当时代的“英雄”。
上升的社会价值
1998年8月,教育部和李嘉诚的长江基建集团投入专项资金,启动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在激励计划建立之初,有两种类型的杰出教授和教授。2015年增加了青年学者计划,但我们通常提到的长江学者主要是指杰出教授。”时代学者网创始人张洪雷介绍说。
学院和大学对国内外的招生开放。符合条件的可以通过自我推荐、专家推荐和驻外使领馆推荐等方式提出申请。长江学者计划海外交流评审专家许教授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在评审过程中,“学校的实力、个人学术成就的申请、个人的地位以及平台的国际影响力都得到了普遍的考虑。”
2011年,教育部调整并实施了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并持续至今。新计划由中央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并继续实施杰出教授和讲座教授项目。
调整后的计划增加了奖励的强度。其中,每年特聘教授150人,聘期5年,年终奖20万元;教授任期3年,每月奖金3万元,按实际工作时间发放。
除了国家的财政支持外,像梧桐这样的高等院校对长江学者这样的高层次人才给予了很多支持性的奖励,而人才引进的成本也在逐年增加。
去年初,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中出现了800万住房补贴和100万年薪;南开大学在《人才招聘公告》中承诺,税前年薪在65万至120万之间,安置费在60万至300万之间,理工科最高科研开办费为800万,高校在《人才招聘公告》中出现了高薪、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字样。
“长江学者的身份将有助于实验室配套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和科研条件的改善,包括个人生活条件的改善。”2009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梁佐堂表示,在研究生招生指标和“双一流”建设资金投入方面也有优惠政策。
从学校层面来看,高校对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的执着源于这些“人才计划”指标在高校招生、排名、学科评估、资金支持和项目申请中的作用。
梁佐堂认为,长江学者身份的价值在于能够增加同行和管理者对学者的理解和信任,进而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和项目申请中获得额外的帮助。
这种标签已经成为学术河流和湖泊中身份的象征,并包含许多显性或隐性的价值。
高社会地位和学术劳动力市场
在长江学者的光环背后,是中国大学日益活跃的学术劳动力市场。长江学者计划发挥着精英激励的作用,也是学术劳动力市场内部调节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单位制时代僵化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不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不断吸纳市场。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马军表示,这种市场化的调整机制是正常现象,也是必要的,它为人才流动提供了条件。"在西方学术劳动力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嵌入,进一步构建了以大学教师为主体的学术劳动力市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学人事部老师认为,要真正了解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效果,必须回到时代背景。
“20世纪90年代,高校工资结构相对简单,教师收入水平低,差距小,就像吃了一大锅米饭,不利于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来教书。这种人才计划并不体现优秀的工作和奖励,而起到了调动学者积极性的作用。”
这一点也得到马军的认可,“长江学者计划”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机制。国家的发展需要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人才,长江学者计划对引进海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还可以起到示范和鼓励的作用。”
除了动机的作用外,长江学者等称谓也具有信号传递的功能。马军记得,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会上发言后,直接问他:“什么是人才?如何获得人才?”马军分析说,从大学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帽子”可以起到简化人才识别的作用。"长江学者是在信号传递中起作用的标签."
他认为,在外人眼里,学者应该是象牙塔里的流动群体,对名利无动于衷,但作为学术劳动力市场的成员,他们必须通过头衔来识别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时代学者网创始人张洪雷告诉记者,人才规划是大学学者分类的另一种形式,不同于传统的大学“中-副-高-高”职称分类制度。"长江学者是国家级权威评估,因而得到普遍认可."
高校人才竞争
近年来,国家级、省级和学校级人才计划相继出台。根据时代学者网的统计,中国各级各类人才计划至少有180个,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在这个人才金字塔中,“长江学者”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的学术权威仅次于两所书院的院士。有些人甚至称“长江学者”为大学里的“准院士”。
教育部颁布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实施方案》明确规定,“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其中第一层次以“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为主。
根据对上述高校人事部门教师的分析,与其他省级或大学级人才计划相比,教育部设立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同时,与两所学院的院士相比,长江学者的学科覆盖面更广,涵盖了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从统计数据来看,长江学者与“双一流”大学有很高的相关性,95%的长江学者来自双一流大学。“在各种人才计划体系中,长江学者计划是一个规格很高的人才计划,它需要很长的时间并已形成一个体系。在高等教育和公众中,口碑也很好。”张洪雷说。
在学术劳动力市场上,高层次人才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高校之间的人才竞争不断提升长江学者的价值。
上述人事部门的老师说:“这种对高层次人才的重视实际上是由学者的供求关系造成的。”他认为,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升级,高等教育整体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体系正处于快速变革时期,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在扩大规模的同时,高校也希望利用高层次人才的力量跻身前列。过去许多学术研究薄弱的大学都加入了学术人才的行列。“现在高校正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机,人才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大学里的各种评估有时会涉及人才数据。”张洪雷介绍道。
身份背后的“镜像”
然而,在人才计划下,学者们独立申报、参与和竞争,从理论上实现了竞争的公平,但有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的束缚。
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为代表的人才计划打破了科层制和单位制的刚性资源配置模式,正在成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导模式。
然而,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人才计划仍然是由政府引导,高校主导。当资源自上而下分配,供给引导需求时,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化”因素有时会被掩盖。
马军曾经听到一位大学领导这样比喻:“现在高校的人才竞争机制就像爬上了一根杆子。政府已经提前设立了一个标杆,让学者们相互竞争,共同攀登。”
在这种攀缘型人才竞争机制中,标杆就是各种人才计划,这就意味着评判人才的标准被锁定在“长江学者”的称号上。然而,马军认为,职称只是衡量能力的一个因素,能否达到预期的学业提升效果还需要重新考虑。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识别学者能力的标签,但它不能作为一个不可避免的判断因素。
在他看来,人才计划作为划分学术劳动力的一种方式,并不完全符合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他曾经亲眼听过一个故事:“两个人在同一所学校教书。他们中的一个出国了一段时间,回来后得到了长江学者的头衔,这比另一个没有得到这个头衔的医生的工资高了很多倍。但大家都知道,前者的学术水平可能等于甚至低于后者。”
另一方面,人才计划与各级政府的机构资源紧密相连,大学之间的竞争集中在职称群体,尤其是长江学者,竞争趋于同质化。
“现在高校有一个趋势。从人才引进的角度来看,他们都在争夺获得长江学者称号的学者,并把拥有这些称号的高层次人才作为自己的核心战略资源。”张洪雷说。
“这可能会导致急于介绍。不会考虑引进的人才是否符合学校本身的学科发展规划。引进海外人才有可能出现“水土不服”和“南橘北”的局面吗马军分析道。
“这种盲目的同质化竞争可能会加剧学者之间的两极分化,甚至冲击学术宝塔的根基。”马军认为,长江学者计划对高层次人才的激励作用应该得到肯定,但高校在关注“高原和山峰”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平原和洼地”。“在学术研究中,如果平原和洼地越来越低,实际上不利于学术的长期发展。”
此外,他还担心科学研究本质上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过程。像长江学者这样的帽子一出现,就成了学术发展的桎梏,越来越多的学者争相走上各类人才项目的申请、考察和评估之路。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吴华教授也有类似的观点。“长江学者计划的出发点是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但研究本身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创造性,它需要更多的自由研究空,而不仅仅是各种名称。”
在马军看来,学术创新是多梯度知识体合作与凝聚的结果,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通过完整的知识价值链来完成。除了激励和排序的效果之外,高层人才计划实际上应该具有连锁效应,即顶层激励中所包含的稀缺增量资源会扫起一层激励波,在人才金字塔中扩散,到达激励盲区,从而提升人才团队的整体水平。
“但在现有的制度设计中,我们只注重高层次人才计划的排序效应和激励效应,而忽略了其中蕴含的连锁效应。”马军说道。
来源:千龙新闻网
标题:高校人才争夺战打响 长江学者“身价”飙涨
地址:http://www.qinglongs.com/qlwxw/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