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394字,读完约13分钟
近期,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中国最新癌症报告:中国年新增癌症病例约406.4万例,新增癌症死亡241.35万例(为2016年数据),我国平均每天有1万多人会被诊断为新发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人确诊。
放疗对于中国病人来说,一直是排在手术、化疗之后的选择。而在美国,肿瘤的总体治愈率大概在60%至70%,超过一半肿瘤的治愈是依靠放射疗法,或者有放射疗法参与的,在《无国界病人》一书中这样介绍。
不仅在医疗圈内,乃至大众群体中,中美癌症治疗的差异引发的关注,更进一步引人思考,跨境医疗虽好,但能做到的还是少数人,唯有国内肿瘤诊疗快速发展,方能满足大众需求。
“肿瘤主要是诊断和治疗两大块,其中治疗这一块,术后放疗已成为常规手段,在投资者看来,它的市场规模足够大。”道彤资本创始合伙人黄宁告诉健康凯歌。
放射治疗配合图像引导技术的发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突出,探索放射治疗的新临床试验数量也在大幅增加。从市场来看,尽管市场价值的估计和增长的预测各不相同,但普遍认为放射治疗学具有广阔的前景。行业预测,全球核医学市场将会有较高的复合增长率。
如何全方位提升中国放疗水平,如提高物理师的价值,优化放疗医生和物理师的配合……经常被张福泉(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主任)、王俊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疗科主任)等业界知名专家提及。而肿瘤诊疗集人、药、技、器合一,其中“器”就来自医疗设备的制造厂商。尤其是本土厂商打造的自主可控的国之重器。
跨国巨头环伺,本土竞争者云集的放疗设备赛道,一家中国放疗设备企业正在成为行业领头羊。
01:国之重器
2022年11月,由大医集团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西京医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等六家单位共同承担研发的“十三五”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交付成果——全球首创多模式一体化数码放疗系统TAICHI上市。
“TAICHI”十三五项目组
大医集团执行总裁、首席运营官张林强介绍,TAICHI产品可以实现多模式的治疗,临床上依据每个患者的病情需要,结合TAICHI平台完善的功能,给予患者最合适最有效的治疗。
“从临床用户角度来说,用一台设备的机房以及一套人员班底的投入,就能够实现一个机房里面有多个机器的功能,TAICHI集合了伽玛刀和加速器的功能,一机多用一个团队多贯通,切实地提高临床治疗的效率和效果,”张林强说。
上述观点被来自医院的使用者所认同,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主任李光教授介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22年5月引进TAICHI,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治疗患者,但在临床上已经确定了使用TAICHI的患者人群,因为它适用的患者和病种非常清晰。在李光教授这样的专家看来,满足临床需要,并且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这样的国产设备就有市场和用户。
《无国界病人》书中一再提及SBRT,即体部立体定向放疗。这一治疗项目,源于放疗学科在以伽玛刀为代表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随着放疗设备的不断发展,SRS概念逐渐扩展为分次大分割照射,被称为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SRT)。SRS和SRT概念在体部肿瘤中逐渐得到应用,形成了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SBRT)概念。
医疗设备的发展与治疗手段的演变从来都是相辅相成,大医集团的发展史就是这一变化最贴切的注脚。
1993年,国产伽玛刀拓荒者——深圳奥沃(大医集团全资子公司)成立于中国深圳。深圳奥沃不仅是中国首家也是世界第二家头部伽玛刀的设计与生产者,而且对伽玛刀进行了创新,采用30个钴源旋转聚焦的方式,也就是旋转伽玛刀。同时,也将伽玛刀技术扩展到了体部病变的治疗。
世界首台全身型伽玛刀——奥沃长城之星
根据2021年度放疗行业数据调研显示,国产品牌占中国伽玛刀总市场份额90%以上,是压倒性完成了进口替代的大型医疗器械代表,这是深圳奥沃开创旋转式伽玛聚焦技术给中国做出的贡献。
2011年,二次创业的大医集团再次出发。在二次创业第三年不到的2014年,大医推出全自动化模式的头部伽玛刀SnipeRay™。
当时,美国著名放疗专家Timmerman教授(肿瘤治疗SBRT界的鼻祖)提出了用大剂量进行局部照射,同时一定要有图像引导,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及患者的生存质量。这一理念与大医的产品不谋而合——需要非常大的剂量去照射的同时一定具备图像引导技术。为了进一步的将理念与产品深度结合,Timmerman教授曾前后多次专门造访大医集团,和大医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
大医集团目前拥有头部伽玛刀、体部伽玛刀、直线加速器和多模式一体化放疗四个系列的世界一流产品,其中已有3款伽玛刀、1款医用直线加速器产品和1款多模式一体化放疗产品获得FDA认证。2020年,大医集团研发的智能化实时影像医用加速器产品—TAICHIA®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也是中国46年来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美国FDA的医用加速器产品。
世界首创多模式一体化放射治疗系统-TAICHI
仅2022年7月,一月之内,两大国产品牌放疗设备陆续在国内获批。7月13日,“伽玛射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创新产品即“数码刀CybeRay®”,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注册。7月27日,“X/γ射线放射治疗系统”(简称:TAICHI)的注册申请获批。
正如前述,TAICHI集成兆伏级X射线与γ射线,将直线加速器与伽玛刀融合到了一起。根据放疗发展,从患者需求和医生诊疗出发,大医集团将伽玛刀做到极致,而差异化产品TAICHI不仅让大医集团跻身直线加速器产品赛道,更是创新性的开创了多模式一体化放疗新时代。
“历时5年,300多位研发技术人员,历经3000多项实验,输出百余项专利,完成23000余件零部件技术整装,‘TAICHI’平台成功突破卡脖子技术,平台下的产品目前已获得三张FDA许可证。大医集团研发总监祝朝辉充满自豪。
02: 两大保障突破国际技术壁垒
“医疗设备企业在技术上领先的确定性是最重要的。”黄宁认为,从大医集团的早期投资,道彤资本就参与其中,技术领先是投资者最看好的因素。
2018年,祝朝辉加入了大医集团,担任研发总监,承担起整个集团的研发任务以及国际业务方面的一些合作。他曾长期就职于顶尖医疗设备外企。国产替代之所以成为可能,人才基础是重要条件之一。一类是海归人才回流,另一类则是祝朝辉这样在外企中成长起来的本地人才。
2011年,刘海峰认识了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的Fellow、美国Fox Chase肿瘤中心物理部主任Charlie Ma教授。“马教授是世界放射物理顶级科学家,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和帮助。”
“我们当时交流的决定,不是仅靠自己全部从零开始做研发,而是同时跟美国顶级研究机构启动了长期战略研发合作。”刘海峰坦陈,在当时国内企业能做这样的决定并不容易。
这一举措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大医集团的研发速度,另一方面,在2015年后海外人才归国高潮到来时,海归群体借由合作项目早已了解大医集团,无论是吸纳人才还是寻求合作方,都为大医集团做了先行铺垫。
大医集团长期以来在技术研究、临床应用、设备制造和国际市场开拓等诸多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国际战略合作伙伴有Fox Chase Cancer Center、Akesis Inc.、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Concord Medical Services Holdings Ltd.(CCM)、Prowess Inc.等全球知名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的临床机构、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应用服务商。
黄宁赞同刘海峰的说法。黄宁认为,自主研发意味着掌握核心能力,而现代商业的发展,并购以及出色的整合能力,也不可或缺,后者可以大大缩短艰难且耗时的研发过程。
而医疗设备是多学科融合的技术,在黄宁看来,合作和并购是大医集团构建领先技术体系的重要方式,同时持续多年的高强度研发投入,铸就了大医集团技术底层的优势。
“接下来的整个放疗设备行业的竞争过程会拉开距离,留给大医集团冲刺放疗设备领头羊企业的窗口期也长一些,将来形成的业绩就会有更好的表现,”黄宁判断。
而在祝朝辉看来,“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完全是指我们的产品跟技术,而是能够去持续产生好的产品及先进技术的背后的体系和人才,这其实才是我们公司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03 进大医院,赋能基层
对医疗设备而言,医院是市场,也是最重要的渠道。
“我们必须首先去和国外品牌在大医院同场竞技,必须走差异化竞争,做别人没做过的东西,例如‘TAICHI’,只有进入大医院,获得顶尖医院的认可,国产品牌放疗企业才能真正立足。”刘海峰说。
“TAICHI”进入北京协和医院
从深圳奥沃创立至今,大医集团在放疗领域深耕29年。作为中国成立最早、市场最大的伽玛刀供应商,在中国各地的一百余家放射诊疗中心使用了深圳奥沃的产品,并先后治疗超过48万例各类脑部良、恶性肿瘤和脑部功能疾病患者,以及超过150万例各类体部肿瘤疾病患者。
为了贴近需求,以及应对创新的不确定性,大医集团的系列创新产品,从开始的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到后期的测试验证和临床试验在每一个环节都有非常多的专家和临床用户深度参与。张林强说,“我们得以在广泛服务医院的同时也有针对性地进行合作,以及调用各家医院的资源,包括北京协和医院、西京医院、北医三院等国内顶尖医院。”
“TAICHI”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装机
为了更好对接和支持医院,大医集团建立了一支专业的临床团队,“我们把临床团队形象地称为火箭军,火箭军是远程支持,所以提了一个口号叫做‘坐在古城,打遍全球’”祝朝辉说,通过远程方式,能随时支持用户医院,“对于有需求的病案,邀请大医的临床专家,以及第三方的专家,一起对整体治疗方案进行评审。这样的帮助尤其对基层医院有很大的意义。”
大医集团正在应用云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方法,致力于基于云放疗的新型服务模式的研发与推广,使得放射治疗优质资源能够从各大中城市高端医疗机构覆盖到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医疗资源下沉”“大病不出县”国家医改政策的意愿。
除了远程支持,医院客户端被提升到战略高度。“今年我们提出走向外部,走向客户端,把我们今后的核心业务定义在客户端。”刘海峰说,对于大医集团,这是从内到外的大转变。
“除了产品具备创新性,我们还希望产品通过(客户端的)使用,来证明和创造出新的应用价值。”
在刘海峰的构想中,未来新产品的定义将通过客户端,由企业与客户共同完成,这一过程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因此研发团队必须走出去,和客户在一起。
04 产业创新,产业报国
全球化进化新阶段,作为产业大国,中国更注重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强调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强调不再被卡脖子。
这一新阶段下,创新创业的主旋律从模式创新已成为产业创新,拼的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硬实力。
可以看到,曾经产业创新不被资本市场青睐的局面已改变。无论是在各地方政府LP的支持下,人民币基金积极投资本土的产业创新创业者,还是为加大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鼓励产业创新创业者进入股权融资市场,推出科创板和北交所,国家层面为产业创新时代打下基础设施,为产业创业开创黄金跑道。
强国梦需要产业创新,新时代召唤产业报国。
2010年,在用一年时间深度访问欧美国家和澳洲、新西兰等地后,刘海峰了解到海外肿瘤治疗和放射治疗状况,更深刻认识到国内放疗的落后,决定二次创业,继续投身致力于改变国产放疗现状的事业。
“我是新三届——77、78、79级大学生,赶上改革开放,我们这辈人有非常多的机会成功,也从几十年改革开放中认识到,我们比老外各方面并不差。”刘海峰认为自己一辈子最大的节点,也是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决定创业,去参与治病救人战胜癌症。
无论投行还是产业出身的投资人,都着重强调对刘海峰企业家特质的看重。
从投行转型的方略资本合伙人丰赋说,“我们欣赏的企业家具有两点,第一要非常专注,愿意用几十年去深耕一项事业,第二是把企业利益放在首位,敢于承担。而刘总无疑是高度具备这两点特质的。”
黄宁表示,“我们非常看重创始人的理想,以及他为事业奋斗的决心。”投资先投人,是一句老生常谈。但响应时代召唤,极富企业家精神的创始人毋庸置疑是宝贵的财富。
二次创业的大医集团初期曾在西安的长安医院地下室办公,从员工只有十几个人,到如今500多人,立足“一带一路”核心区域,以“产、学、研、医、会、健”六位一体,承担中国高端放疗设备国产化重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医疗品牌的“大医科技城”。
大医科技城
刘海峰说,从重大医学装备自主可控的角度,大医集团有自信担当起国家的需要,让更多患者获益。国产替代,从来不是单纯的产品竞争,而是意味着本土企业最终要成为标准的制定者、行业的定义者。“甚至我们现在已经在思考,如何面对未来的智能商业,即万物互联网时代的新模式。”
致力于放疗新型服务模式,打造放射治疗产、学、研、医全链条新业态,大医集团正在重新定义放疗,让越来越多的中国患者在本土接受优质的放射治疗。
来源:千龙新闻网
标题:产业创新时代,放疗设备需要怎样的领军企业?|大医集团
地址:http://www.qinglongs.com/qlwjj/30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