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37字,读完约9分钟
为了处理现在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国内出现了电力项目建设的高潮,预计2004年、2005年分别追加发电机3500万千瓦、4800万千瓦。 新发电机相当一部分是火力发电机,因此在2004年预计生产2600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的情况下,相应的电煤诉求也在2003年8.8亿吨的基础上增加7000万吨到8000万吨。
近两三年,我国煤炭产量迅速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煤炭协会的估计,2003年中国的原煤产量为16亿吨多。 今年上半年原煤产量为8.8亿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5%。 目前,中国煤炭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大型煤矿的超能力生产和乡镇小煤矿产量的迅速增加实现的,但这种高强度的大幅度超能力增产,会使煤炭领域的产能比进一步失调,影响煤炭的连续稳定供应。
另外,能源需求(特别是电煤)的高速增长也导致了全国运输的紧张。 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煤炭运输同比增长12.2%,为4.8亿吨,比总货运量平均增长率8.7%高3.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但不能满足煤炭运输的需要。 如果不优化电源结构,合理配置电源项目,铁路运输的瓶颈就会长时间存在,扩大电源建设,缓和能源供应紧张的目标也无法实现。
2 .煤炭价格机制有缺陷,“煤炭、电价之争”对经济稳定持续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我国现在的资源条件下,电和煤已经成为能源供应链上的相关性和依存度相当高的产业。 90年代初期进行的煤炭工业体制改革除了发电用煤外,煤炭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现在,发电用煤也实施市场价格,但电费由国家支配,因此不能随意调整,相应地电煤的价格调整也
近年来,随着电力短缺的加剧,燃煤机组急剧增加,电力用煤在煤炭产量中的比例越来越高,现在达到了50%左右。 合同电煤的价格和煤炭的市场价格差距也逐年加大,现在市场的煤价一般大大超过电煤的供应价格,最高价格差距已经接近150元/吨,煤电价矛盾在增加。
为了缓和电煤矛盾,国家在半年内调整了两次电费,以抵消煤价上涨对电力快速发展的影响,但“计划不及变化”,在电费调整还没有完成的时候,煤价又上涨了。 随着煤、电不足的形势,电和煤的价格交替上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难以理解的怪圈。 上述现象的发生是煤的价格机制不合理,频繁发生的煤、电之争,标志着煤的进一步市场化改革和电煤价格的开放,已经非常紧迫。
3、电源建设前期的员工出现了“跑马包围土地、盲目布点、无序开发”。
电力体制改革,工厂网分离后,遇到电力不足的局面,五个发电集团相继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谋求电源建设项目,要求全国性的“跑马成环”、“剥夺资源”。 现在这种资源方面竞争中出现的问题是:1)项目前期工作落后,前期项目储备资金不足。 2 )建设场所好、经济效益好的电源项目位于大家赶紧建设、偏僻、经济效益差的电源项目。
电源资源省级壁垒开始出现,保护地方投资者倾向不断提高的国家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规划电源的控制机制,现在的宏观控制手段也比较有效,行政管理手段无效。 电力项目开发的市场机制不成熟,通过竞争方法选择投资者的方法需要完善和规范,项目资源开发秩序无法建立。
4、石油的诉求迅速增加,对外依存度不断加深,但国际市场应对石油价格变动的措施不足。
保证世界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有很大的快速发展潜力,中长期稳定供应。 截至2003年底,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可开采储量1567亿吨,储量比上年略有增加,储藏生产比约为4:1。 近十年来,中国石油支出有保持年均5.5%的增长率,同时逐渐加快的趋势,预计2004年中国石油支出为2.8亿吨,更高。 石油费逐年增加,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也逐渐提高,2003年中国纯进口石油达到9000多万吨,2004年达到1.1亿吨。 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油价变动频繁,但中国缺乏应对高油价的预防措施,特别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国际市场对油价的影响很大但很小。
高油价促进了节油、代油技术的研究开发,但如果没有更好的应对措施,仅凭贸易保证国内石油供求不足,必然会对国民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相关专家综合了中国1993-2000年的gdp、石油进口数量和价格变动 从长期来看,中国石油依赖国际市场满足国内诉求势在必行,中国需要采取积极的战略,在稳定、安全供给石油方面进行探索,从国际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积极的影响者,石油价格变动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
5、西南水电产区高能耗领域畸形发展迅速,给当地环境、能源、运输带来巨大压力。
世界上,水电开发与高能源产业密切相关,相互依存。 目前,中国高能源工业的配置正在从沿海向水电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转移。 与海外高能公司推进水库建设不同,中国西南的高能工业大多由地方政府大力推进。 水电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大上水电站而且高能产业“到处开花”,大部分已经大力开发水力发电的市、州、县与能源产业迅速发展。 同时许多高能产业面向国际市场生产,产品出口海外。
2002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能源紧张,但此时西部高能工业公司依然享受优惠电价的国家三令五申取消高能工业优惠电价后,一点地区依然走在我路上,地方电网独立运行 “一高一低”之间的巨大反差,使高能产业暂时成为暴利领域,西南水电富集区成为高能工业迅速发展的“乐园”。 而且,西南有点旧的水电站也是“近水楼台”,利用低价电自行投资生产高耗电产品,这些公司设备简陋,技术不成熟,污染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国内已经有高能公司建设自家发电站的现象。 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东部的高能源消费公司也会在西南的“圈水”建设自家发电站,将公司转移到西部。 如果这些低门槛迅速发展,扩大高能源产业的畸形,不仅会恶化中国的能源紧张状况,如果只在严重污染西南地区生态环境的高能源领域建设水库,就会给脆弱的西部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6、宏观调控政策总体执行良好,但仍存在执行不积极的问题,这将在今后可持续快速发展、环境调控中填补风险
这仅仅是产业政策和行政指令不足以保证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励政策,与法规条例政策(不符合能源效率标准的电气装备、产品都不允许生产)合作,市场配置资源(竞争
7、能源诉求方面的管理缺乏长期的激励机制
由于电力供应紧张,各地使用能源诉求管理( dsm )的方法,利用价格杠杆,实施差分电价,避开高峰,诱惑科学电,调整负荷曲线,减少电力限制、制动现象的发生 电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能源诉求方面管理机构的迅速发展。
从在海外实施“诉讼方管理”的宗旨来看,在不牺牲顾客生活质量和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科学采用能源合理的技术,可以比较有效地降低负荷,降低能源消耗,而且这些技术的投入最终良好
目前,我国对电力不足实施的诉求管理只是提倡蓄冷、蓄热等过渡负荷技术措施,代替节能灯、节能变压器、节能电动机、节能家电产品以及电力供暖、电力空和谐电力热水等
从长期来看,能源(电力)诉求方面的管理不仅是为了应对现在能源(电力)供给的紧张,而且在将来我国能源(电力)供求基本平衡的情况下,通过市场手段,向顾客和顾客提供能源(电力) 另一方面,中国能源诉求管理的经济激励政策依然薄弱,特别是长期的激励机制比较不足,这对诉求管理能否长时间有效实施有很大的不明确性。
8、能源统计系统必须完整
可靠的能源基础数据系统有助于政府的宏观决定。 机构改革前,各部委具有相应的节能机构和地方节能管理机构,为能源基础数据的收集、拆除具备比较好的条件。 但是,机构改革后,过去的一系列节能管理系统相应地取消或弱化,影响了能源基础数据的获取,能源基础数据的客观分析也不足。 能源项目有投资大、周期长的优点,不能信任能源基础数据,高或低会影响能源决定、能源战术的制定和实施。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能源生产、支出数据的剧变加强了转型时期能源数据的收集,强调了对工作难题的统计,由于能源统计系统不完善,我们缺乏可靠的能源数据,能源需求
政策思考与对策建议
以科学快速发展观为指导,设定全社会可持续能源诉求目标,重新探讨促进节能型社会建立的能源结构和快速发展战术问题,促使中国能源尽快向多样性方向调整。 改革政府能源管理体制,为了体现国家整体利益设立统一的政府能源管理部门,统一能源各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利益协调,严格按照“政监分离”的大体,职能相对集中,构建独立的监督管理机构 积极推进能源行业体制改革,通过税收政策、环境折扣、价格监督管理等改革措施,形成各能源产品的合理比价关系,有利于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树立能源大国思想,采取综合措施,保证我国石油供应的安全。 积极实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术,加快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积极参加国际性和区域性能源合作组织,积极鼓励石油企业加快海外油气资源共享节奏,扩大共享比例。 加强煤炭生产能力建设,统一认知,加快核电快速发展,建立运用经济手段限制煤炭及高能耗产品出口的可靠能源数据系统和定期能源形势公布制度,支持政府宏观决策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
来源:千龙新闻网
标题:财讯:当前我国能源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地址:http://www.qinglongs.com/qlwjj/17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