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49字,读完约6分钟
无秘密支付确实可以为每个人改善很多支付体验,但也有很多用户抱怨“缺乏安全性”:没有主动授权、没有醒目提示、跳过“输入密码”、“确认金额”等环节。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手机应用程序倾向于无秘密支付,系统甚至默认打开。
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场景中,我们都会用到“无秘密支付”:“在网络平台上打车,下车后不用移动手机就可以直接扣除乘车费”,“超市结账,点击支付码,收银员扫清。直接支付成功"...
无秘密支付确实可以为每个人改善很多支付体验,但也有很多用户抱怨“缺乏安全性”:没有主动授权、没有醒目提示、跳过“输入密码”、“确认金额”等环节。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手机应用程序倾向于无秘密支付,系统甚至默认打开。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一家银行网点,发现部分持卡人主动到银行关闭相关业务,甚至有银行员工承认“取消了无秘密支付功能”。
默认情况下,无秘密支付功能的一部分是打开的
目前,很多人都习惯了支付宝和微信,而无秘密支付也是两者的一个重要功能。
《证券日报》记者打开支付宝“支付码”使用说明,在第二个“支付限额”中明确表示“在中国支付时,对于每笔小于等于1000元的订单,不需要验证支付密码。在境外支付时,为确保您的支付顺畅和安全,支付宝安全系统将根据客观情况和风险控制动态调整您的免密支付金额。”。
在微信钱包的“支付码”使用说明中,免密支付金额也限定在1000元以内(商户名单中的商户消费时,单笔支付金额不超过3000元),并规定“财付通有权根据客观情况和风险控制需要调整您的免密交易金额。”
除了支付宝和微信之外,银联的发卡行通常默认设置启用“小额无密免签证”和“快速支付”功能。从6月份开始,小额无秘密支付业务的单笔限额从300元提高到1000元。
事实上,随着消费者越来越频繁地使用新的支付方式,“无秘密支付”可能会远远超出上述支付平台。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有意或无意地使用“小额保密免付费”功能,但当被问及是否记得何时开通这项服务时,回答大多是“不清楚”,或者他们没有主动开通。
以一个流行的旅游软件为例。在支付界面的底部,有一行规则,字体很小,默认自动检查。点击规则后,《证券日报》发现其内容包括:“您承认并同意:输入个人交易信息被视为确认交易及交易金额,并已不可撤销地向系统发出指令。银行或第三方支付等金融机构将根据您的指示从您的绑定银行卡中扣除您确认的交易金额给收款人。”
除了一些软件,“同意”默认为无秘密支付,也有许多基于食品的软件或智能自动售货机,这意味着用户不能使用该程序,如果他们不同意无秘密支付。这种软件或小程序一般在第一次扣款时验证支付密码,并授权客户在选择相应的支付应用后直接从交易中扣款。
《证券日报》记者查看了财付通的《扣款授权确认书》,发现如下描述:“如果您同意此确认书,将被视为您已向财付通提供了自动续费授权,并自愿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商户向财付通发出支付指令,财付通就可以根据指令扣款,财付通对商户支付指令的实质正确性、合法性、完整性和真实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相关法律责任由您和商家承担。”
L女士(化名)在财付通签约时经历了自动扣费的过程,以及L女士未消费时自动扣费的情况。当L女士咨询相关客服时,客服告诉她原因是“后台出现错误,正在修复,多余的扣款会自动返回到付款账户。”等待两天后,额外的扣款仍未退还到账户。在L女士多次催促下,客服人员通过微信转账将额外扣款转回。虽然L女士最终收回了多付的钱,但她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银行员工不敢自信地使用它
上周末,《证券日报》的一名记者走访了几家银行,询问保密付款事宜。了解到记者的目的后,几家银行网点的大堂经理直接回答:“你是来申请取消保密付款的吗?”带着你的身份证和银行卡直接去窗口。"
一家国有银行的大堂经理表示:“最近,许多客户询问如何取消保密功能。”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另一位工作人员坦言:“1000元的无秘密支付限额是一个单一的限额,每天可以刷很多笔。我自己已经取消了无秘密付款。”
当《证券日报》记者问及“为什么持卡人在开通免密支付时没有被提醒,很多银行只能在网点取消”,很多银行工作人员把“锅”留给了银联。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大堂经理说:“这不是银行的规定,我们只是按照规定发卡。这是银联推出的,说严重的地方就叫霸王条款,不过我们可以马上帮你取消这项业务。”
对于持卡人最关心的风险问题,银联会同各商业银行,为持卡人设立了特别赔偿款项,为持卡人提供72小时的挂失担保。因卡丢失或被盗导致的小额保密交易,持卡人可在72小时内获得赔偿,累计赔偿金额为每年3万元。然而,当《证券日报》的一名记者访问时,发现银行工作人员的回答不太一致。
在一个大的国家,当《证券日报》记者在柜台办理“小额保密消费封闭”业务时,柜员告诉记者:“如果卡丢失或被盗,小额保密交易只能上报,公安机关会追回。银行别无选择。”
在另一家国有银行,工作人员说:“72小时卡丢失保护的前提是客户支付消费者提醒服务。如未开通此项服务,责任由持卡人承担。”
业内一些专家认为,应取消“双重豁免”功能,并向用户返还知情选择权。从保护用户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银联和银行应首先关闭该功能,然后以适当的方式通知用户,并在获得用户明确授权后重新打开该功能。
一些业内人士还提醒,如果“免费支付”功能被激活,应注意保护账户信息;如果不再需要该功能,应及时关闭或释放;对于涉及个人理财的应用,应尽可能避免使用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
来源:千龙新闻网
标题:开通免密支付是霸王条款?连银行员工都主动取消
地址:http://www.qinglongs.com/qlwxw/9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