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55字,读完约11分钟

据券商中国记者从多位银行业专业人士处了解,新资产管理规定的正式出台时间尚未确定,可能在春节前或两会前。

这把悬在头顶的剑给负责近30万亿银行财务管理的从业者带来了很大压力。银行已经开始按照大方向进行调整,但是细则还没有出台,还有很多模糊的地方。银行在产品配置和投资后管理等许多方面都很困惑。

占据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榜首的银行融资巨头最近提交了2017年年终总结。今年它做出了什么贡献?缺点是什么?2018年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九个关键点

1.银行理财规模五年来首次下降。

近年来,银行理财市场持续发展,总量接近30万亿元,但增速逐渐回落,规模扩张有所放缓。

根据溥仪标准数据监测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底,共有47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含外资银行)拥有存续理财产品,理财产品122,290种,年内增速处于较高水平;现存规模估计为28.88万亿,比年初的29.05万亿少了0.17万亿。根据银监会2017年10月14日发布的数据,银行理财产品增速连续8个月下降。

2.国有银行(包括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规模上始终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中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从第一季度的24502种增加到第四季度的54581种;城市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数量从第一季度的19277种增加到第四季度的37152种;农村金融机构理财产品数量从第一季度的13571种增加到第四季度的30557种。

3.相对而言,无论是封闭式产品、开放式产品还是结构性产品,投资期为1-3个月的周期类型的流通量最大,随着周期的增加,流通量不断减少,反映了市场对预期收益理财产品投资期的一贯偏好。

4.从收入角度看,无论是封闭式、开放式还是结构化产品,其收入分配都呈现出“中间高两端低”的现象。在封闭式、开放式和结构性产品中,投资起点在10万-50万(含)之间,回报率最高,分别达到4.65%、4.54%和6.22%。

据记者了解,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随着投资起点的增加而增加。面向机构的金融产品投资起点普遍较高,机构产品更追求收益的稳定性,因此收益率较低。同时,由于其规模较大,投资起点高的金融产品的收益率将大幅下降,因此投资起点维度的收益分配为“中高两端低”。

5.外币理财产品发行量增长7%,共发行1737种封闭式外币理财产品,仅发行2种开放式净资产外币理财产品。在收益率方面,美元和澳元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最高,分别为1.93%和2.02%。

2017年,外币理财市场收入呈现明显平缓上升趋势,统计期内12个月平均收益率为1.80%。2017年3月,平均回报率最低,仅为1.59%。在持续上涨后,平均回报率在2017年12月达到最高,为2.11%,涨幅超过52个基点。

封闭式外汇融资主要由国有银行发行,占月度市场的一半。

6.受银行间监管政策等因素影响,银行间理财产品的基金存续规模从一季度的569万元下降至四季度的27827.86亿元,降幅超过50%。

7.201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行理财产品190,721种,其中预期收益理财产品189,538种,净值理财产品1,183种,占比0.62%。

然而,与2016年相比,发行的净资产产品数量同比增长56.27%。

8.从收益来看,大型国有银行结构性预期产品的收益明显高于其他三类银行,达到6.26%。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收入分别为4.38%、4.08%和4.03%。结果表明,大型国有银行设定的预期收益率范围较广,指数与利率挂钩的效果更现实,其设计更符合真实结构性产品的特点。

结构化产品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们主要分布在机构中,个人和同行所占比例很小。

9.自2017年1月以来,开放式现金管理理财产品(婴儿理财产品)实现了发行数量和收益率同步增长的过程。就发放数量而言,从2017年1月的124份迅速增加到2017年12月的166份,增长率为33.87%;平均回报率从2017年1月的3.12%上升至2017年12月的3.60%,增幅为48个基点。

净资产理财的增长率高达56.01%

净值产品能够通过合理的净值波动客观反映投融资市场的真实风险和收益,实现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实现理财产品服务实体经济的需求。

2017年11月发布的新《资产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实施净值管理的要求,向净值过渡已成为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重要发展方向。

根据溥仪标准的监测数据,2017年,商业银行共发行了1183种净资产理财产品,2016年为756种,同比增长56.48%。

银行净资产财务管理波动较小

截至2017年12月,银行发行的净资产理财产品年均收益率为4.27%;公共基金产品年化收益率为6.46%;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为4.12%。

从收入趋势来看,银行理财和公共基金的收益率均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其中,银行的净资产理财收入波动较小,收入非常稳定;公共资金收益率波动较大,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产品收益率在5月见底后半年保持稳定增长。

2017年上半年,监管政策频繁出台,对公共基金和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公司内部业务调整和市场环境逐步趋于稳定,公募基金和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逐步稳定。

截至2017年12月,从年均收入来看,公募基金类收入最高,其次是银行净值类,券商资产管理类收入最低。

净值发行银行是主要力量

截至2017年12月,在所有银行净资产理财产品中,封闭式账户占39.8%,开放式账户占60.2%;从年化收益率来看,封闭式净值产品的年化平均收入为4.94%;开放式净值产品的年化平均收入为3.83%,它们之间的流动性溢价为111个基点。

从发行数量来看,股份制银行发行的股票数量最多,占51.3%;其次是城市商业银行,产品数量占38.0%;国有银行占9.5%,农村商业银行占1.3%。

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收入领先,均为4.45%;城市商业银行紧随其后,年化收益为4.06%;农村商业银行的年化收入最低,为2.32%。

与全国性大银行相比,目前区域性银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投资能力较弱,这是因为对发行人的投资研究能力和信息披露程度要求较高。从趋势来看,银行净资产理财产品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区域性银行需要加快人才培养建设,增强主动投资管理能力。

近日,北方某地区银行互联网金融部总经理告诉记者,“资产管理新规出台后,城市商业银行的净值转型十分艰巨。我们发展的最大制约是有限的跨区域运作,这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引进。即使你高薪聘用,也很难取得成效。”

净值产品的两大驱动力

从监管政策取向的角度来看,监管当局打破刚性赎回的愿望正在增长。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压力巨大,信用违约事件频发。在银行理财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短期理财产品与长期资产的不匹配问题日益突出。

银行财务管理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预期收益产品形式不能有效揭示风险状况,也不能有效落实风险承担主体。因此,监管部门希望逐步打破“刚性赎回”机制,实行“卖方负责,买方负责”,从而实现风险和收益向投资者的充分传递。

2017年11月发布的新《资产管理条例》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应对资产管理产品实施净值管理,净值生成应符合公允价值原则,并及时反映标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根据公允价值原则确定净值的具体规则另行制定。”

净资产转换的刚性监管无疑是新资产管理条例中对银行理财业务影响最大的条款。未来,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将被迫转化为净值。与净值产品的形式要求相匹配的是对刚性赎回行为的分类处罚和获奖报告,这意味着要彻底打破刚性赎回。

据记者了解,总部设在北京的一家股份制银行开始了破格交易的转型,去年其理财产品95%为无担保产品,在同业中占比最高。该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表示:“我们60%以上的资产投资于债券市场。这些债券包括我的利率债券,包括我们的信用债券、中间票、短期融资、ppn等。;约12%的投资是非标准资产,权益类投资不到5%。”

从银行内部需求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希望通过净值管理转移风险,实现成功转型。目前,银行理财业务突出的矛盾是,投资者认为银行理财的预期收益是“实际收益”,银行应在产品到期时全额支付,所有相关风险由银行承担。虽然产品合同是“卖方负责,买方负责”,但实际执行效果是“卖方完全负责,买方不负责”,这显然不利于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

30万亿银行理财巨变!我们正面对一个怎样的理财市场

“净资产”转化的两大制约因素

从负债方面看,净值产品的“基金化”性质要求投资者独立承担投资风险,这就对我行理财基金方面客户思维的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受多年来银行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影响,普通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思考是“保资本、保收益”,显然很难推广“买方自有”基金的净值型产品。

需要逐步引导和教育投资者形成“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成熟投资理念。让投资者接受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并逐步实施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具体来说,可以针对机构客户、高净值客户和普通个人投资者逐步推出相应的净值产品,避免过渡期后集中推出,被动面对明显的客户流失和流动性风险。

据记者了解,一些银行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投资者教育宣传和分行账户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从资产层面看,稳定净值波动的关键在于加强投资研究和风险控制能力建设。配置和交易投资策略都意味着银行的投资部门需要在同一个战场上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竞争。

截至2017年11月,18家全国性银行中已有17家发行了净值产品,在系统建设层面基本没有障碍;然而,在中小银行中,发行净值产品的银行非常少,因此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的压力相对较大。

一家大型国有银行资产管理部的高级经理告诉记者:“未来净资产转换的任务非常艰巨,一些项目目前已经预留。但是,产品设计时间应根据监管要求、同行进步速度和研发速度来确定。目前,我们仍在等待监管部门的进一步指导,估值方法尚未确定,投资者宣传工作尚未到位。从我们现有的净值产品来看,我们在配置上更喜欢信用债券,未来我们将重点发展股票产品。关键是提高我们的投资能力。”

30万亿银行理财巨变!我们正面对一个怎样的理财市场

上述人士继续表示,未来的竞争对手不仅来自银行业,我们的最初目标是稳定现有客户,想方设法提高客户的风险偏好水平,进而进一步挖掘潜在客户。

从许多银行的反馈来看,要丰富净资产产品和稳定规模确实很难。新资产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银行在信息披露、风险控制、it系统、前台营销等环节的运营成本将被迫上升。

注:以上数据来自溥仪标准

对,禁止擅自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来源:千龙新闻网

标题:30万亿银行理财巨变!我们正面对一个怎样的理财市场

地址:http://www.qinglongs.com/qlwxw/1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