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77字,读完约6分钟

经济注意报:你参与的行业这么广,它们之间是怎么联系的?

毛向辉:我的个人网站有教育、新闻技术、神经网络(计算技术)、大脑研究、社会软件、web,在知识王国这些问题密切相关。 任何有能量的人都可以把它们联系起来。

《经济注意报》:先谈谈教育。 和教育有什么关系呢?

毛向辉:我成为软件企业后开始了教育方面的研究。 我提出了很多口号,在教育界很有挑战性。 比如在创造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创作中学习。 这些口号似乎大家都理解,但在实践中经常被忽视。

西方提倡水族馆做法等所谓建构主义的思想,使人们在一个环境中产生学习的动力。 学习者愿意,愿意贡献他的价值。 水族馆是生态系统,各有不同的作用。 其他生物制造东西。

现在我们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的几所中学有一点合作。 比如中医药大学的项目是为了改善中医教育以前流传的方法。

老师上课,背诵说明,学生填写考卷空。 这是今天的操作方法。

我们设计了项目。 第二学期到了,中医科的学生不像以前那样死板了。 他们成了演讲者,成了理论的创造者。 他们提出“易经”的问题后,做了研究性的主题,在网络和杂志上发表后,得到了研究者的观察。

我们还使用了写博客、记录学习过程和与他人共享等新闻技术。 想象一下在一个班里,很多学生将学习中的观点表达给研究行业,刺激人们的思考。 这在中国的大学是罕见的。

我纯粹是外来者。 我跟他们说了。 你们就像平静的池塘里的水,里面有很多鱼。 我是鲱鱼或黑鱼,里面掺水,大家都在动啊。

经济注意报:教育和你的其他事业是怎么联系的?

毛向辉:其实,教育理论首先研究大脑,人为什么认识,怎么想,研究人和动物认识的差异。

自由软件、90年代末期的p2p软件开始重新分配电脑上的计算资源,各自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2002年出现的blog、今天的社会软件和web2.0的技术趋势都是将个人计算资源转化为双向媒体。 这个过程给我们展示了新的愿景。

每个人把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与网络系统联系起来,就会形成社会大脑,我们的社会也会变得更聪明。 大脑比喻社会,每个人的大脑都变成神经元。

比如蚯蚓的大脑中,有近1亿个神经细胞,因为没有达到人脑的规模,所以无法形成智能。 人脑有000亿个细胞,这个水平决定了是智能型的大脑,具有各种复杂的思考能力。

人的任一行动,如向东、向西、跳跃,不是简单的机械运动,而是平衡很多周围的因素,加上经验,产生的决定。

社会也是如此。 当我们的大脑相互联系,成为多元连接的群体,社会就会形成更聪明的新结构。

经济注意报:这类似科幻小说吗?

毛向辉:一点观念可能在两三十年后实现,但今天有必要提出。 比如福柯,当时提倡后现代理论,认为今天大家都是对的,但当时不一定人们同意。

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表现大脑中的东西,可能和别的身体在某个时候空啪啪地联系在一起。 这个影响很大,十年前的互联网只是知识的表现,新闻的表现,不同。

如果很多人有素养,他们有良好的合作模式,这个社会的创造力就会大幅度增加。 不是取决于个人,而是取决于很多独立的人如何连接。 教育行业有连接主义( connectionism )的理论,这和今天的互联网有关。

自由软件对技术人员来说意味着可以继续改进软件。。 但是在社会业界,这意味着斯坦福大学的法学教授莱斯格尔( lawrence lessig )提出的“自由文化”。 他发现,如果每个人share都有越来越多的东西,创造力就会按几何学级数增加。 比如扔老鼠爱米的歌词,做flash,用别的身体作曲,唱歌。 这种创造性是重叠的,这是再创造的过程。

财讯:访谈毛向辉

互联网的第二代是以互联网和人的连接为重点的社会软件( social software )。 有blog,有社会软件,每天都有人把新闻输入网上,他的想法和别人有共鸣。 这是我们在想的。 人与人如何通过技术合作,创造更好的创造性。 知识如何重叠,产生一种累积智慧。

财讯:访谈毛向辉

过去三年,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想办法用最简单的工具连接人们的大脑。 积累人们的智慧,让人们在网上合作。

《经济注意报》:是群智基金吗?

毛向辉:没错。 我是socialbrain foundation。 这个基金会的愿景是,在人们更开放、共享、自由思考的环境中,如果他们能制造出像维基百科(维基百科)这样完全不同的东西,我刚从德国参加了维基百科的会议。 十年前,世界上数百万人参加了百科全书的创造,无法想象能形成今天的规模。 而且这本百科全书成为人类知识的源泉,不断被更新创造。 这是社会在新生力量下叠加智慧的结果。

财讯:访谈毛向辉

群智基金支持十几个项目,从教育到中文blog年会、维基中文网站、中国镜像网站,都是与社会软件相关的事件。

群智基金不仅提供资金,而且提供做法和基础设施。 有些身体想拍网上的黄页、非营利的或者人们自愿拍城市所有公共汽车站的照片,建立网上公共汽车的引导系统。 这是个小项目,但有效果,非营利。 需要一点平台,我们的基金会提供支持。 我们提出的blog等很多想法实际上会影响很多专家,如wiki。 有人成书,也有人进行理论研究。 就这样,我们和学术界建立了联系,然后我们和民间、草根也建立了联系。 这个平台变成了光滑相连的平台,圆的内侧边界越来越模糊。

财讯:访谈毛向辉

我也在考虑参加哈佛提议的“全球语音”( global voice )项目,把中国人介绍到海外。 我们也在推进“创作共享”的版权合同。 这个人涉及到数字世界中作品大面积的共享和合作创造性的表现。 也许越来越多的原创歌曲、电影、创作从这个创造过程中受益,大家才能叠加智慧。

财讯:访谈毛向辉

《经济注意报》:这么多事件,你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毛向辉:三分之一在教育。 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群智基金,以模式的方式推进社会合作,积累智慧。 三分之一是风险投资等商业行业。

经济注意报:个人认为商业和公益发生冲突吗?

毛向辉:我的想法是,第一,有基本的手段谋生。 第二,个人研究事业应该与社会结合,无疑是值得的。 这几年出现了一点好现象。 比如blog,有人觉得好,也有人停止工作,做这件事。 几年后,他从博客中发掘了商业价值。 我可能创业了。 我可能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单位。

财讯:访谈毛向辉

我做的一些事情互相促进。 我可以花点时间做生意。 但我的生意伙伴知道我在其他案件中做的案子将来也有可能为生意做贡献。

来源:千龙新闻网

标题:财讯:访谈毛向辉

地址:http://www.qinglongs.com/qlwjj/17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