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040字,读完约15分钟

这款名为“主动防御”的安全软件在上市前就引发了整个杀毒行业的震动,其颠覆性的杀毒模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然而,随后,它经历了一场被称为“中国反病毒行业最大丑闻”的灾难,核心人员被通缉和逮捕,核心材料被盗,团队不得不转移到其他地方,创始人抵押了房屋来维持公司。

不久前,当邦格正在刷cnbeta时,他意外地发现了一条关于发布beta版“微点主动防御”杀毒软件的消息。

再一次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微点”,邦哥满脑子都是想法。

这款名为“主动防御”的安全软件在上市前就引发了整个杀毒行业的震动,其颠覆性的杀毒模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然而,随后,它经历了一场被称为“中国反病毒行业最大丑闻”的灾难,核心人员被通缉和逮捕,核心材料被盗,团队不得不转移到其他地方,创始人抵押了房屋来维持公司。

虽然这个案子最终被澄清了,但它的软件上市程序被拖延了三年,学生们错过了最好的开发阶段,这个阶段本可以是一个轰动的产品,但却以沉默告终。

十年后的今天,典韦公司的创始人兼总工程师刘旭,在他将近600岁的时候,再次引起了公众的注意。请等邦哥讲故事。

1.刘旭与崛起

刘旭,男,1960年出生于福州,“瑞星杀毒软件之父”,微点主动防御技术的发明者和总工程师。

198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福州大学数学系,主修计算机软件。之后,我留在学校教书,三尺讲台,一站就是五年。

1987年初,他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获得了计算机软件硕士学位。毕业后,他直接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计算机科学室工作。

可以说,刘旭30岁之前就已经开始学习了。能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也证明了他的学术能力是同时代人中最好的。本来,他可以继续走这条路,评价一个教授,发一些论文,写书等等。,最后安全退休。

谁也没有想到,偶然间,刘旭31岁时发生的事情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路线——王新来了。

1991年,31岁的刘旭在同事的介绍下认识了王新,并在业余时间开发了瑞星I杀毒卡(非杀毒软件)。

1993年,由于市场上杀毒卡的良好反馈,刘旭离开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正式加入“北京瑞星计算机技术开发公司”担任总工程师。

同年,刘旭自主研发了瑞星II杀毒卡,开创了电脑杀毒产品的先河。

每月杀毒卡销量达到10000套,创下日销量1000套、毛利润20多万元的纪录。这个数字对于当时刚刚起步的中国软件业(600536)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瑞星打开了中国的反病毒市场,成为200多家竞争对手中的第一家。

后来,事情的发展证明,刘旭正式加入瑞星的时间是dos时代瑞星的鼎盛时期。

当时,在个人电脑的萌芽阶段,以ms-dos为代表的命令行操作系统逐渐被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所取代。反病毒卡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基于dos操作系统,所以很难避免被夹在鱼堆里。

1994年,微软推出了专为中国大陆市场开发的windows3.2。该版本在图标和界面上比前一版本更加成熟,增加了“智能abc”和“马正”两种中文输入法。

简体中文图形界面操作系统的引入为计算机的普及提供了土壤。由于使用门槛较低,学校、企业和家庭用户已经放弃dos系统一段时间了。

随之而来的是诸如防病毒卡和中文卡等临时解决方案的彻底衰落。

从1993年下半年到1997年,杀毒卡市场的全面萎缩成为瑞星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然而,回顾过去,瑞星当时衰落的原因并不仅限于此。

1993年上半年,王新的辉煌成就火上浇油。

王新认为防病毒卡在瑞星达到了顶峰,所以“别管它,让它自然地继续下去。”

因此,他减少了对防病毒卡的投资,并将公司的战略重点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因此,瑞星开始投资保健品和药品;开始在上海、北海和千岛湖做房地产;开始成立瑞星实业公司;我开始增加对rs500办公系统的投资,并制作机器翻译产品...

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瑞星早期努力的杀毒卡市场萎缩为零,但瑞星杀毒软件的市场份额只有1%,原因是其知识较晚,投资不足。两位曾经为瑞星的销售做出巨大贡献的销售经理都辞职了。瑞星在中关村(000931),大楼会倒塌。

后来,王伟说:“我已经两年没有关注杀毒市场了,我的判断已经有问题了。”如果我还是像以前一样专注于防病毒领域,瑞星会尽早做防病毒软件。”

1997年,在瑞星的“黑暗时刻”,刘旭没有像其他高管一样离开王诜,而是选择相信“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面对惨淡的前景,王诜选择了“壮士断腕”的改革——砍掉没有前景的企业和一些当时看似有希望的企业。调整这一切的原则是:保护反病毒业务,放弃其他一切。

这一年,王新把瑞星的权力交给了刘旭,并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顾问”。从这一年开始,刘旭的身份不仅仅是技术员,而且还是总经理。

后来的事实证明,刘旭是值得信任的。

在公司运营过程中,1997年5月,刘旭与方正谈判达成预装瑞星杀毒软件的协议,这是瑞星的第一份预装合同。此后,瑞星在与制造商的预装合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与联想、长城、方正、Inspur、思达、清华同方、和光、华盛、辰光等近20家国内主机集团签订了专项合作协议。

从技术上讲,1999年以前的产品都是刘旭一个人开发的,他们的专业性也通过了病毒肆虐时代的考验:宏病毒、cih、happy99、Melissa、bo等。无法逃脱瑞星的眼睛。

最后,刘旭带领瑞星取得优异成绩。1998年初,瑞星杀毒软件的月出货量只有300台左右。1999年7月,瑞星杀毒软件的月销量超过10万台,位居全国第一,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夺回了宝座。

此后,瑞星的发展也一帆风顺,金山、姜敏等国内主流杀手在市场份额上远远落后于瑞星。

然而,由于刘旭与王新在公司发展上的冲突,2003年春节后,刘旭选择了离开瑞星公司。在他离职的前一年,瑞星的销售额超过了1亿元人民币,利润达到了数千万元。

刘旭和王新从1991年就认识了,他们在一起工作了12年。在此期间,刘旭几乎独自支撑起瑞星的杀毒产品,后来在瑞星最关键的时刻担任总经理,扭转了局势,帮助大楼倒塌。

江湖上不能忘记观念上的冲突。然而,没有人想过两人最终会反目成仇,事情会失控。

2.刘旭与微点

刘旭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以"东方微点"为分界线。

瑞星离职后的两年里,刘旭没有让自己闲着。他总是觉得目前的反病毒软件,利用特征库来识别病毒,过于生硬。虽然它更容易使用,但一旦出现新病毒或太多病毒变种,它将面临小规模操作的尴尬局面。

所以他提出了“主动防御”病毒的想法。

如果病毒想要造成损害,它必须做一些“敏感的操作”,如删除文件,加密文件,修改注册表,等等。只要实时监控程序的一系列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结合病毒行为知识库,就可以准确定位病毒本体,为系统安全提供前瞻性保护。

例如,如果把反病毒比作捉贼,那么传统的反病毒软件就是通缉令,所有进入通缉令的人都是小偷。主动防御的方式是总结小偷的行为特征,如挤占他人、把手伸进他人口袋、从他人口袋里掏出钱包等。所有符合这些特征的东西都是“小偷”。

由此可见,传统的反病毒软件是一种“事后药”,病毒必须先被确认后才能被检查,代价是会先毒死一批用户。

而“主动防御”属于“前医学”。什么?你想搞破坏?抱歉,你是病毒。

当然,这并不完美。“挤进别人的口袋,从他们的口袋里掏出钱包”一定是小偷?

不一定,也许是他的妻子。

因此,“主动防御”反病毒软件的缺点是,它可能有更多的“假阳性”比“通缉令”。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主动防御”机制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反病毒逻辑的不足,摆脱“先毒后防”的诅咒,使病毒在危害前被消灭成为可能。

刘旭认为这两种模式可以合二为一,所以他有了后来的“东方微点”。

如果产品不动,宣传将继续进行。

2005年5月9日,欧阳宾在计算机世界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为什么反病毒制造商出售过期药物?”。

2005年5月13日,王学武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反病毒软件需要克服重大技术缺陷,中国应尽快开发主动防御产品》的文章。

2005年5月26日,顾出版了《杀毒软件厂商销售过期药品》一书。文章”。

2005年5月31日,刘旭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主动防御计算机病毒不是幻想》的文章。

在这个没有微信和头条的时代,很少有几篇文章能激起公众舆论,更不用说冷启动了。

但是,刘旭做到了。这些文章不仅在反病毒领域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在公众中引起了轩然大波。短短几天,反病毒软件给用户的安全感几乎消失了。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感觉到这些文章从标题上扼杀了传统的软文章。

看到网上热烈的讨论,刘旭非常满意,周围朋友的反馈让他觉得前途光明。当然,他确实有权感到高兴,因为宣传是一方面,“积极防御”的概念是如此强烈反应的根本原因,这是他独创的,别人不能照搬。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早期的宣传者在“崛起”和“姜敏”的带领下,在扼杀软肋方面引发了强劲反弹。他们不仅发表文章反驳刘旭,主动为自己辩护,甚至连瑞星也炮制了一个被媒体称为“中国反病毒界最大丑闻”的刑事案件。

不仅是瑞星和典韦,还有原北京市公安局网络监督处处长于兵。

俞兵主管北京互联网信息安全工作,负责发放全市所有杀毒公司的软件销售许可证。如果典韦想上市,就必须通过考试。

2005年6月,典韦开始办理相关上市手续,但长期未获批准。相反,网络监管办公室不仅拒绝立案,还以“反病毒公司资质调查”和“未采取安全技术防范措施”为由,多次传唤包括刘旭在内的管理人员和R&D人员,严重影响了典韦办公室的正常工作。

随后,网络监管办公室还扣押了数十台拥有核心机密的电脑,如微点“主动防御软件”的设计和源代码。并且没有出具任何合法的手续,电脑被直接送到瑞星公司。

同时,俞兵诬告典韦公司副总裁田亚贵传播“w32.spybot.worm”、“w32.sobig.e@mm”、“download .木马”和“download .木马”四种计算机病毒,导致两家公司被感染,造成经济损失18万余元。

2005年8月27日,俞兵召集了姜敏、金山、赛门铁克、金星星(002439,诊断单元)等四家公司的病毒专家,证明这四种病毒是从田亚贵持有的电脑上传播的。

后来,俞兵把专家的“基本可确定”的结论改为“可确定的”。

证据链完成后,8月30日凌晨,网络监管人员根据《刑法》第286条第3款的规定,将公司副总经理田亚贵拘留,涉嫌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后果。

田亚贵被捕后,刘旭为了保持公司的R&D实力,将所有核心员工都调到了他的家乡福州。他特意在厦门买了火车票站,但安排员工中途下车,找了一辆大巴把大家送到目的地。

同年9月6日,中国计算机病毒防控产品检测中心收到网络监管办公室的公函,要求其不要对微点产品进行检测,理由是微点公司与此案有牵连,这阻碍了微点公司反病毒产品上市的可能性。

田亚贵被刑事拘留后,于兵指示其他人在北京另外三家杀毒软件公司(姜敏、金山和金星)工作,并要求他们出具“病毒爆发”的虚假证明材料。

同时,俞兵指示中润华会计师事务所委托瑞星公司副总裁赵推荐的瑞星公司监事作为合伙人,对公司副总裁田亚贵传播病毒一案所涉及的损失进行评估,并将该会计师事务所违规评估结论作为认定田亚贵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要证据。

10月21日,网络监督办公室发布消息称,“中国第一个反病毒公司传播病毒的案件被破获”。

到目前为止,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这三起包括虚假报告、虚假损失和虚假鉴定在内的虚假案件终于成型。

在风最紧的时候,刘旭去了很多次家,都不敢进去。一连几天,他每天晚上都要换几个旅馆,其中大部分在一个晚上换到五个地方藏起来。此外,为了确保通讯安全,刘旭用九部手机与公司和外界进行通讯。

第二年,田亚贵在被拘留11个月后被海淀区人民检察院释放,但刘旭和典韦被关押了近三年。在此期间,刘旭抵押了自己的房子,先后筹集了3000多万元,上上下下地举报和上访,终于迎来了案件的平反。

主犯于兵在匆忙逃离南非后被捕。他因贿赂、腐败和违法等多项罪行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其中,收受瑞星贿赂高达420万元。

其他同案犯也依法被判刑,瑞星副总裁赵(表弟)也被逮捕。

据说“正义不会消失”,但“晚期正义”不能让时光倒流。由于崛起,微点突然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机会。

2007年12月29日,微点主动防御技术被列为国家“863”重点科技项目。

2008年2月,典韦终于拿到了被禁近三年的销售许可证。

2008年6月,“微点主动防御软件”正式推出。

2008年8月,微点成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行中心唯一使用的杀毒软件。

然而,在2008年,一个叫周的人推出了一个永久免费的杀毒软件。这种前所未有的策略,在短时间内,使所有的杀戮变得柔和而沉闷,包括微点,包括瑞星。

3.后微点时代

虽然“微点案”已经过去,但对刘旭来说,善后工作仍悬而未决。不说别的,刘旭在瑞星的股权至今还没有落实。

2001年2月10日,在瑞星前途光明的时候,刘旭获得了北京瑞星科技有限公司31.92%的股权..

两年后,2003年春节后,刘旭从瑞星辞职。

2004年9月,王新成立了“北京瑞星国际软件有限公司”,担任公司董事长。

2005年1月,刘旭创办了北京东方微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之后陷入了“微点案”的风波。

2006年9月,王新成立了“北京瑞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后来成为瑞星的主体。(后更名为北京瑞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8年,微点案件得到平反。同年6月,“北京瑞星科技有限公司”(原瑞星公司主体)更名为“北京一进娱乐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这一波作弊浪潮使刘旭失去了作为上升股东的身份,无法享受他应得的利益。

对此,刘旭转述,“王新说,他要用刘旭的钱(指股权收入)砸死刘旭”。

直到今天,刘旭仍然没有放弃,虽然已经过了十年,一些证据材料已经难以核实。

尽管困难重重,刘旭仍坚持做一个“微点”,永不放弃。“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几乎是一个人维护软件,不断地更新和丰富新技术。”

目前有微点、企业版和个人版两条安全产品线。其中,企业版注重统一管理、动态保护和同步监控,实现全网综合防御。

其知名合作伙伴包括网络信息办公室、中国电子第三十研究所、北京网络协会、上海地铁等。

在安全性方面,刘旭遗憾地说,“如果微点能够上市或者有足够的影响力,熊猫烧香和烧腊制品绝对不会对社会产生如此大的负面影响。消灭这些新的和多样的病毒是微点主动防御的优势。

当被问及如何东山再起时,刘旭回答说。

微点已经沉寂了这么多年。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一直在有限的用户中进行创新和实践。

在今天的中国,产品的创造再也不能靠一个人的努力来完成。微点的重生离不开网络安全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发现并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核心力量。

2015年,当我发现“微点案”时,我担任了“北京市公安局网络监督处案件组”组长唐·。

当时,他因坚持原则、坚持正义而险些丧命,在平反“小案”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我们的谈话中,我坦率地提出了我们是否可以合作,使微点主动防御技术更好地为全社会服务,帮助我摆脱困境。

共同的遭遇、感情和不情愿促使我们毫不犹豫地达成合作。因此,就有了现在的“微点百会”。

面对两位百岁老人温柔而坚定的目光,邦哥感受到了他们“永不放弃雄心,永不辜负此生的英气,放弃别人的霸气”。

在著名的卡凡论坛上,有这样一个网民投票。

投票结果显示,近30%的网民认为微点可以再次上升。

从概率的角度来看,邦格同意这个结论。毕竟,无论是个人杀毒软件还是企业杀毒软件,360都是一个巨大的对手。如果你想打破现有的模式,你必须有颠覆的力量。

然而,变数已经出现,“微点主动防御”软件目前已经处于公开测试阶段,未来的情况只能等待时间考验。

58岁的刘旭,在他应该有孙子的年龄,又出去创业了,他是否能恢复原来的辉煌,值得期待。

来源:千龙新闻网

标题:经历了“中国杀毒界最大丑闻”十年后“微点”回来了

地址:http://www.qinglongs.com/qlwxw/6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