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50字,读完约10分钟

选择上市是海底捞“自我救赎”的一个转折点。正如张勇所说,上市给海底捞提供了一层保护,这样公司的地位和社会股东可以帮助海底捞解决一些困难,促进公司的正规化。

它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在香港上市。5月17日,海底捞国际控股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

在过去的六年里,海底捞上市的传言频频出现,创始人张勇对于何时上市一直含糊其辞,甚至在一个月前就否认了上市计划。

事实上,早在2012年,就有报道称海底捞进入了上市辅导期,但从那以后,声音逐渐消退,所有实质性的操作都没有停止。为什么海底捞在这个时候宣布上市?

零售前沿机构认为:首先,海底捞正计划大规模扩张和开设新店,这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其次,海底捞努力保持稳定的增长率,但竞争激烈,利润下降是事实。

在餐饮火锅行业的背景下,竞争越来越激烈。早在2014年,啜饮和啜饮就已经拥抱了资本市场。另一方面,新的火锅品牌如巴努和大龙怡正在崛起。这些因素都是潜在的风险,海迪劳无需依靠自身的“服务”就能独自解决。

因此,上市是海底捞“自我救赎”的一个拐点。正如张勇所说,上市给海底捞提供了一层保护,这样公司的地位和社会股东可以帮助海底捞解决一些困难,促进公司的正规化。

海迪劳算法

毫无疑问,海底捞的权益书非常抢眼,它有足够的抢眼能力和吸引力。

招股说明书显示,海底捞2017年总收入为106.37亿元,比去年同期的78.08亿元增长36%;净利润为11.94亿元,比去年同期的9.78亿元增长22%。

海底捞已成为中国第一家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餐饮企业。这组数据相当于中国“快餐”火锅的数据,是其收入规模和净利润的三倍。

虽然海底捞的收入和净利润在过去的三年中一直很突出,但海底捞的人均消费在2015年为91.8元,在2017年为97.7元。在消费升级、物价快速上涨、房租和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的时代,海底捞的人均收入实际上比三年前增长了5.9元,仅增长了6%。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海底捞依赖于速度扩张商店。根据招股说明书,2015年,海底捞只有112家门店;截至2017年底,门店数量已达到273家。

多家店铺迅速开张,也让海底捞看到了尽快的回报。据报道,在海底捞新开一家餐馆需要投资800-1000万元。由于餐厅的大规模开业,2017年其资本支出达到15.18亿元。海底捞表示,根据以往记录,其新开的餐厅一般在1-3个月内实现月度盈亏平衡,2015年和2016年,新开餐厅的现金投资回收期一般为6-13个月。

高回报的背后是比“快餐”火锅更高的周转率。从2015年到2017年,海底捞火锅馆的平均营业额从每天4次增加到每天4.5次和每天5次。同店销售额以年均14%的速度增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外卖是海底捞近三年的重点业务,2017年的业务收入已经超过2亿元。海底捞表示,海底捞是首家推出外卖业务的火锅餐厅,已在中国40多个城市推出外卖业务,所有外卖业务均由海底捞自己的员工提供。

从火锅起家的海底捞,已经成为一家多元化的餐饮公司,拥有复杂的股权结构。在管理、资本和市场的刺激下,海底捞变得巨大甚至疯狂。

疯狂的海迪劳

海底捞成立于1994年,因其关怀和异常的服务一度被称为“行业神话”。据张勇介绍,海底捞之初,一位干部到农村的商店里吃火锅,但张勇发现他的鞋脏了,于是安排了一个人擦鞋。自此,海底捞为客户提供免费擦鞋服务。

也许这是海底捞一系列“异常”服务的开始。目前,海底捞的员工总数为5万人,公司在员工管理和培训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利润。去年,近30%的收入用于员工成本,达到31亿元。除去董事工资等其他因素,员工平均工资约为6万元,领先于同行。员工幸福指数对企业的深远影响是决定企业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

在《你不能向海底捞学习》一书中以及张勇的多次采访中,都提到海底捞对员工的尊重意味着信任。

信任的标志是授权。据报道,张勇在该公司的签约权超过100万;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和区域经理负责100万元以下;大宗采购部长、工程部长和社区经理有权签署30万元;商店经理有权签3万元,这在私营企业中很少见。

张勇对一线员工的信任让他的同行们感到好奇。一线普通员工有权为客户贴现和免收账单。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员工认为有必要,他们可以给客人一顿饭或一道菜,甚至一顿饭。这意味着海底捞的服务员都是经理——这种权力是所有其他餐馆的经理才有的。

近年来,对员工的信任已经成为海底捞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背后的资本也是无穷无尽的,但资本上市的道路却极其坎坷。

海底捞成立于17年前,当时只有60家店铺,但每家店铺的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导致大型店铺的装修成本高达数千万美元,小型店铺的装修成本高达数百万美元。然而,海底捞不仅没有向银行贷款,甚至也没有向风险投资机构要钱。

张勇曾坦率地说:“如果你用投资银行的钱,你必须按照别人的计划开店。但是我认为商业就像人一样。当你应该工作的时候,你应该吃饭;当你应该睡觉的时候,你应该睡觉。这并不是说,如果你想开几家店,就可以每年开几家。”

然而,在2012年,海底捞被公开要求上市。当时,海底捞的大本营——简阳市政府的官方网站公布了海底捞上市的指导性计划。然而,没有后续,这份文件已经消失了。

三年后,2015年,据报道海底捞再次上市。甚至有报道称,海底捞已经与投资银行进行了谈判,ipo最早可能在2016年启动。然而,海底捞的公关部门发布了一份文件,称目前没有上市计划,我不知道是“流产”还是“炒作”。

今年,张勇表示没有计划将海底捞打包上市。时任海底捞首席财务官的郭怡群也表示,海底捞尚未上市,原因在于其财务状况良好,“专注于做事”。他还认为,海底捞一旦上市,就会被一些上市公司的标准制度所禁锢,因此“目前(2015年)上市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此后,尽管海底捞上市的传闻时有发生,但随之而来的是来自张勇的一次又一次的传闻。现在,美食家们真的把海底捞送去了ipo。通过这条上市之路,招股说明书中美丽的数据背后似乎隐藏着许多苦涩。

根据招股说明书,由于迅速扩张,海底捞的净流动负债大幅增加。从2015年至今,海底捞有明显的净流动负债。截至2015年3月31日、2016年3月31日、2017年3月31日和2018年3月31日,其净流动负债分别为6040万元、38560万元、11564万元和14415万元。

海底捞认为,为了扩大其餐饮网络,其资本支出预计将继续增长,因此有必要确保足够的现金流来抵御财务风险。然而,2017年年中“疯狂”的店铺开业情况将持续到2018年。据悉,海底捞计划在2018年新开180至220家门店,目前海底捞有320家餐厅。

同时,海底捞的周转率和单店接待率接近饱和,但坚持直接经营模式,极大地限制了门店的扩张速度。

因此,巨大的流动负债使海底捞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资本市场融资可能是海底捞上市的主要原因。本次ipo募集资金的使用,海底捞募集资金的60%将用于扩张计划,20%用于新技术的研发和实施,15%用于偿还贷款,5%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现在,回顾张勇关于上市的言论,“上市给了海底捞一层保护。上市公司和社会股东的身份可以帮助海底捞解决一些困难。上市还可以促进公司的正规化,使海底捞更加“出名”和“成功”似乎隐藏的意义更深刻。

海底捞的挑战

张勇在资本运营方面非常“聪明”,这给海底捞的收入数据增加了很多惊喜。

张勇通过底层材料的拆分和上市等资本运作,先后成立了整合怡海国际和竖亥供应链的餐饮集团。随着海底捞提交招股说明书,其相关a股上市公司相继被挖走。

数据显示,张勇是云峰股权投资中心、澄辉投资中心和海景林雨投资中心的间接投资者之一。这些公司的关联方包括腾讯商务、巨人网络(002558,诊断股)、科达讯飞(002230,诊断股)、汉都一社等公司。海底捞也以股东的身份出现在鹤壁股份的招股说明书中。

根据香港股市夏埠夏埠火锅连锁店30倍市盈率计算,海底捞的市值可达358亿元。作为海底捞的创始人和控股股东,张勇和舒平持有海底捞62.7%的股份。根据《2017年胡润百富榜》,张勇和舒平以50亿元的财富排名第825位。随着海底捞的上市,他们的财富肯定会翻倍。

目前,首都帝国海底捞的网络越来越大。然而,并不是背后的盟友想要更顺利地上市。

2015年,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海底捞的发展速度在30%左右,基本保持稳定。

现在看来,招股说明书并不像张勇所说的那样,随着门店数量的增加,利润一直保持相对稳定。2017年,海底捞总收入超过100亿元,但利润率非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1.3个百分点。

火锅市场已经在红海,你是中国火锅行业的顶级品牌。海底捞从未停止学习和模仿,与其他火锅品牌的差距正在缩小。此外,在大量消费的刺激下,新零售逐渐被市场所接受。基于线上线下的融合,新的餐饮品牌和模式成为热点。

新的竞争与老的竞争并存,海底捞面前的道路并不平坦。天普图书馆创始人李日学将上市视为企业的高中入学考试。我不知道张勇和上市相比会有什么不同。不管是什么,这是海底捞的又一个开始。

张勇曾经说过,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是供应链的管控能力,但海底捞的服务力量却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它有很强的故事性和传播力,无论哪一个被贴上海底捞的标签。尽管选择了上市的方式和如何更好地实现品牌价值,海底捞在未来必须在不变和不变之间做出选择。对张勇来说,这一意义似乎比拥抱资本更具挑战性。

来源:千龙新闻网

标题:三年人均涨5块9 终于把海底捞吃上市了

地址:http://www.qinglongs.com/qlwxw/5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