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82字,读完约13分钟

■每年补充缺血。经过几次大起大落,2017年底,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3.65%、11.35%和10.75%,处于历史较好水平。然而,也有复杂的感觉,资本结构质量的不平衡使得银行不得不放松警惕

■在强监管下,商业银行的发展已经从“规模之争”转变为“资本之争”。业务和资本指标密切相关。在外部监管压力和内部资本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如何提高资本充足率和资本使用效率,加强风险防控,已成为2018年新银行资本监管“登陆年”的新课题

■根据目前的数据,大部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到2018年底可以达到标准,但不可否认的是,商业银行内部资本补充仍然不足,大部分外部资本补充工具相对简单。在监管更加严格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逐渐加大,尤其是中小银行的外部资本补充工具非常有限,存在违规风险

■红线由银监会分配,实行“一线一策”的差异化监管。五部委出台文件鼓励创新,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实现资本充足率。业内人士认为,一些创新资本补充工具的出现有望缓解商业银行的外部资本补充压力。

一方面,是监管政策的宽松支持;另一方面,它是银行的高级血液补充品。

根据银监会新资本规定的过渡性安排,到2018年底,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9.5%和8.5%,其他银行在此基础上下调1个百分点(见表1),促进近年来增速加快的银行血液补充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不限于创新工具,如首次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固定收益、优先股、二级资本债券、资本补充债券等。自2018年初以来,银行花式血液补充剂层出不穷。随着2013年新巴塞尔协议的逐步实施,银行资本充足率在过渡期逐渐提高,银行资本补充压力也逐渐加大。

然而,市场并不总是坏消息,监管政策的放松为银行战胜实际困难带来了曙光。

2月28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监管要求的通知》(以下简称“7号文件”),明确将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从150%调整为120%~150%,将贷款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从2.5%调整为1.5% ~ 2.5%;在调整范围内,根据“同质同体”和“一行一策”的原则,明确了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要求。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不仅会加速不良银行的释放和核销,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补充起到间接作用。但是,由于需要将现场和非现场检查结合起来,对满足标准的差异化规定的要求很高,且不确定性很高,因此无法估计有利实施对核心一级资本的贡献。

银行大补血!拼资本时代到来:补血混战 分化加剧

随后,“三中全会”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并提出了支持资本工具创新、拓宽资本工具发行渠道、增加资本工具种类、扩大投资主体范围、完善资本工具发行审批等意见。,从而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那么,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数的真实情况如何,哪些公司处于危险的边缘?他们将如何融资?在银行恢复血液供应的背后,银行的小行为暴露了它们的秘密。

1

压力:补血混战的分化加剧

据不完全统计,近200家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仍有49家银行资本充足率低于12%,86家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低于10%,39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低于9%。

其中,三项资本充足率指标中的一些指标高于监管红线,但空的空间有限;有些接近监管红线,在地面上飞行;也有个别时间点低于红线,也有不符合标准的合规风险,这些风险之间存在严重差异。

截至2017年6月底,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49%、7.33%和7.33%。与2016年底过渡期要求相比,本行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低于9.7%和7.7%的最低要求,不符合标准;如果与2017年底的过渡性要求相比,上述两项数据仍低于相关要求的10.1%和8.1%,仍存在不符合的风险。

同样,上市银行仍将面临这样的问题。例如,2017年第三季度末,北京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601169,诊断股)为7.9%,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95%,江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600919,诊断股)分别为8.63%和10.95%。南京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601009,诊断股)为7

“资本充足率指标接近监管红线,短期规模扩张将受到资本约束,全行将积极改善。”一位资深金融人士表示。

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3月28日接受《投资者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我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高,通过非公开发行a股有效补充资本,资本预期充足。未来140亿元非公开发行a股实施落地后,将有效补充本行核心一级资本,帮助本行加快战略转型,为股东创造更多资本回报,促进本行长期可持续发展。”

江苏银行告诉记者,该公司在2017年11月发行了2亿股优先股,补充了其他一级资本199.78亿元人民币。“在过渡期内,银行严格遵循监管要求,合理安排资本充足率水平。过渡期结束后,每年年末的资本充足率均达到监管标准。”据江苏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2年以来,公司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券、公开上市和发行优先股等方式补充了各级资本。除去年发行的优先股外,2014年和2016年,发行二级资本债券补充二级资本120亿元,a股上市补充核心一级资本71.29亿元。

银行大补血!拼资本时代到来:补血混战 分化加剧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北京银行和甘肃银行也在采取积极行动。2017年12月,北京银行固定增资206亿元;今年1月,甘肃银行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表示将利用上市筹集的所有资金补充资本,支持其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三级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相对较高,资本补充的紧迫性相对较低。空的大银行发行了大量债券,选择各种资本工具的空间也很大。城乡商业银行介于国有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之间,内部差异较大,资本充足率水平参差不齐。然而,股份制银行的整体资本充足率令人担忧,部分机构的核心一级资本长期存在缺口,急需补充资本(尤其是含金量较高的核心一级资本)。此外,空发行的股票型二级资本债券相对较少,这进一步限制了资本补充工具的选择。”兴业研究的战略家郭一新指出(见07布局1)。

银行大补血!拼资本时代到来:补血混战 分化加剧

2

变革:创新工具有望推出

然而,经过多年的持续血液供应,整个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指数也相应上升。

从整个银行业来看,银监会2017年第四季度发布的主要监管指标显示,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5%,与去年年底基本持平;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35%,比去年底提高0.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3.65%,比去年底提高了0.37个百分点。然而,郭一新认为,虽然目前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相对较高,但内部资本结构并不合理。

银行大补血!拼资本时代到来:补血混战 分化加剧

根据监管要求,银行资本分为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一级资本分为核心一级资本和其他一级资本。根据《商业银行管理法》的相关规定,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方式包括首次公开发行(ipo)、固定增资后的可转换债券和转股,优先股可以补充其他一级资本,二级资本债券可以补充二级资本。

“首先,其他一级资本的厚度不够。根据巴塞尔协议iii和银监会,其他一级资本应达到1%。去年第四季度末,实际上只有0.6%,这仍然是历史上最好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其他一级资本补充工具只是优先股,发行人必须是上市银行。第二,二级资本太多。根据巴塞尔协议iii和银监会的规定,二级资本的适当比例应控制在2%。去年第四季度末,这一比例实际上达到了2.3%的较高水平。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银行的准备金充足,而超额准备金已经做出了一些贡献;另一方面,二级资本债券的发行门槛较低,补货效率较高。因此,我们应该更清楚、更全面地了解当前高水平资本充足率背后的真实质量。”郭一心说道。

银行大补血!拼资本时代到来:补血混战 分化加剧

但从目前的融资工具来看,创新仍在探索之中。“目前,银行资本补充方式主要包括ipo、可转换债券、固定收益、优先股、二级资本债券、资本补充债券等。然而,可转换债券和固定增加只能由上市银行进行。对于未上市的银行,二级资本债券和资本补充债券是更现实的补充资本的方式。”苏宁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施大龙说。

银行大补血!拼资本时代到来:补血混战 分化加剧

在郭看来,目前的资本补充工具各有优缺点:二级资本债券门槛低,发行效率高,成本相对可控,但资本含金量低,受债券发行比例的限制;优先股可以用来补充其他含金量可接受的一级资本,但发行效率一般,而且由于股息是税后支付的,成本较高;可转换债券可用于补充转换后的核心一级资本,含金量最高,但转换前的票面利率较低,转换过程不确定。受债券发行上限限制,债转股成功与否与其估值水平有关;ipo作为最正统的资本补充形式,含金量最高,但融资成本最高,效率较低。此外,上市银行必须在期限(未来两次不得少于18个月)和价格方面受到限制,以便通过固定增长补充资本(见表2)。

银行大补血!拼资本时代到来:补血混战 分化加剧

俗话说:“如果一个工人想把工作做好,他必须先磨快他的工具。”如何解决银行的长期资本需求?据悉,上述“党的三次会议”和其他部委联合发布的《意见》讨论了融资工具创新问题。

据了解,《意见》主要包括四项内容:一是积极拓展资本工具的分销渠道。充分发挥境内外金融市场优势互补,有效利用境内外市场资源,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发行资本工具,稳步扩大多渠道发行资本工具规模。第二,积极研究和增加资本工具的种类。总结经验,研究完善配套制度,为银行发行非定期资本债券、可转换二级资本债券、含定期转换条款的资本债券、具有完全吸收损失能力的债务工具等资本工具创造有利条件。第三是扩大投资者基础。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研究社保基金、保险公司、证券机构、基金公司等机构对商业银行资本工具的投资政策,拓展商业银行资本工具的投资主体;第四,简化发行资本工具的审批程序。优化资本工具发行审批流程,完善存架发行机制。

银行大补血!拼资本时代到来:补血混战 分化加剧

根据《意见》,商业银行应将资本补充与资本规划相结合,考虑资产增值、结构调整、内部资本留存、外部环境等因素。,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补充计划。

在这方面,CICC的募集团队认为,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在中国可以使用的资本工具包括普通股(包括首次公开发行(ipo)、固定收益、配股、可转换债券和其他可转换证券)、优先股和减记二级资本债券(使用最普遍、数量最大)。与海外市场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内仍然缺乏充足的资本补充手段,尤其是能够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永久债券和强制转股的资本工具。

银行大补血!拼资本时代到来:补血混战 分化加剧

“海外经验表明,规模更大、资产负债表更健康的银行将更早发行资本债券,这与国内监管机构首先推动国有大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事实是一致的,海外减记工具比转换工具更受投资者欢迎。”在郭怡欣看来,目前二级资本相对较厚,而其他一级资本相对不足,因此创新的方向应该首先是其他一级资本债务。减记工具(为保护股东而牺牲资本债务的投资者)在二级资本上有着良好的实践基础,其接受度相对较高。转换工具(稀释股东权益,但有利于高级债权人)涉及的问题范围广泛,具有更个性化的因素,更难推广。从简化的角度来看,写下工具更容易推广。

银行大补血!拼资本时代到来:补血混战 分化加剧

3

方法:争取资本+争取效率

“目前,银行业多方面补充的主要原因是资本约束压力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在银行间业务、表外业务和理财业务监管不断加强的情况下,银行资本占用需求增加。”史大龙说道。

“现在它只是强化血液补充,而且它还没有达到资本的集中消耗期。除了宏观审慎监管(mpa)和表外业务回报之外,资本压力在未来还将继续,这也是银行忙于输血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银行面临的问题是建立长期资本补充机制和有效的资本使用机制。

“新的资产管理法规将很快付诸实施。如果股票不标准,就必须列入表中,这将带来额外的资本消耗。未来,市场对银行资本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发展,又要求效率。如何专业化、集约化、高效化地发展实体经济,是银行面临的巨大挑战。”上述资深金融人士表示。

“银行间业务可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个重要的优势在于节省资本。去通道和返回信贷,本质上是风险和收益逐渐等价的过程,这意味着之前积累的不足资本将逐渐得到补充。从某种意义上说,除非这个表被大大缩减,否则银行的传统信贷过程反过来也将是一个增加资本消耗的过程。”郭一心告诉记者。

随着年报的发布,《投资者新闻》的记者发现,一些银行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同时,开始把资金使用效率放在重要位置。

“截至2017年底,公司净资产加权平均收益率为19.02%,比上年增长1.28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3.58%,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41%和8.61%。同时,根据战略发展需要,2017年公司还完成发行1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和100亿元可转换债券。资本的有效补充保证了公司的稳定发展。”宁波银行(002142)告诉投资者新闻,2017年,在加强资本预算约束的前提下,公司不断优化资产结构,进一步协调经济资本配置,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来源:千龙新闻网

标题:银行大补血!拼资本时代到来:补血混战 分化加剧

地址:http://www.qinglongs.com/qlwxw/3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