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7字,读完约5分钟

你今天读了吗?随着一年一度的国际阅读日的临近,我们和阅读之间总是有一种微妙的关系。阅读是一件好事,但是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坚持阅读呢?这总是一个令人困惑的话题。因此,当好的阅读季节在四月到来时,该读什么书和读多少书的话题将永远被提上日程。最近,一项来自《掘金》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中国人人均阅读支出为480元,比上年增长24%。但不是所有这些书都读过。可以说买书就像一座山,读书就像画丝绸。

数据:2016年人均读书消费480元 其实爱买不爱读?

买书如山岳,读书如线:一半的人每周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到4小时。

据掘金和记账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人均480元阅读消费比2015年增长了24%。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的数据,图书平均价格为55.15元,相当于人均8.7本。与前些年“中国人人均每年读不到一本书”的说法相比,8.7本书不再是一个小数字,那么你买过的书都读过了吗?

基于用户阅读情况的调查可能会给出答案。数据显示,53.4%的受访者一年读不到5本书,16%的用户甚至没有读完一本书。另一方面,一半的用户每周阅读时间不到4小时,也就是每天不到半小时。

网友“我的未来是我的主人”,坦言自己在阅读中的困惑:“我今年买了两本书,但还没有翻过来,放在办公室里用显示器,也很有用。”去年,我为考试买了一整套书,但我没有打开。我把它和我以前买的书绑在一起,并在上面放了一个椅垫。凳子用了以后,我在外面租了个房子,真的没有地方放!”

当然,一些网民已经找到了疯狂买书的理由。“林小儿”是一个热衷于买书的人。她认为买书能提高她阅读的热情:“如果你不马上买你感兴趣的书,你可能就没有机会再读一遍了。”不要坚持每本书都读。买书提升了我的阅读热情!我阅读的概率是买10本书和读3本书。自然,我买的越多,读的也就越多。”

7成年人有阅读电子书的习惯,90后两极分化的阅读习惯可能成为未来的趋势

手机电子书应用的普及和kindle作为文学青年标准的出现,已经成为现代人接触电子书的渠道。挖掘财富的数据显示,7个成年人有阅读电子书的习惯,而90后对电子书的依赖程度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买书的人群中,90后的人均图书消费只有183元。与70后和80后相比,阅读的消耗量最低。然而,在过去的三年里,20世纪90年代后买书人数的增长率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前辈。另一方面,90年代以后的阅读时间不亚于80年代和90年代以后。

分析人士认为,90年代后图书购买量小有两个原因。首先,随着电子书的兴起,低价和收购速度两大优势受到了90年代新潮人士的青睐;另一方面,书籍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形式,更多样化的获取知识的形式层出不穷,这也分散了90后对书籍的关注。

90后有一个特殊现象。在90后这一代人中,有两类人有两种程度的差异。90后中有19%的人一年读不完一本书,这是所有年龄段中最高的。另一方面,每年阅读超过10本书的人的比例高达19%,而且他们没有失去他们的前辈。

分析人士认为,阅读的两级分化可能成为未来阅读的发展方向。喜欢阅读的人阅读越来越多,但不喜欢阅读的人一年读不完一本书,这类似于马太效应,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种马太效应。传统的知识载体——书上的图钉被互联网撬开了,知识变得支离破碎。网络扩大了这些信息,进而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心理。有些人越来越追求快速和零散的阅读方法;有些人越来越深入到深度阅读的领域。

数据:2016年人均读书消费480元 其实爱买不爱读?

励志书籍占主导地位,一线城市比其他城市更少关注儿童书籍和健康书籍

至于读什么书,励志和成功的书是这些书中最好的,52%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购买了这样的书。分析师认为,励志书籍的销售反映了人们在充满机遇的社会环境中对成功的高度渴望。

将一线城市与其他城市进行比较,我们可以从这些数据中看出,一线城市的人们对购买儿童书籍和健康书籍的热情不如其他城市。

图书类别的选择

分析人士表示,这一数据非常有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下一代成长和未来健康的关注。在生活节奏缓慢、生活压力较低的二三线城市,人们更关注下一代和健康等长期问题;在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人们对助教、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书籍更感兴趣,更注重如何有效地提高自己。

此外,不同的省市对图书类别有不同的偏好。上海是图书数量最多的城市,73%的上海人每年购买10本以上的书,74%的上海人每周阅读超过5小时。广东人对励志书籍的需求最大,去年64%的受访者购买了励志书籍。去年有一半的江苏人买了儿童读物;北京对教学辅助图书的需求最大;浙江人对人文社会科学书籍情有独钟。

来源:千龙新闻网

标题:数据:2016年人均读书消费480元 其实爱买不爱读?

地址:http://www.qinglongs.com/qlwxw/13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