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72字,读完约8分钟

截至2017年1月底,银监会批准或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有22家。自2010年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以来,尽管经历了八年多的发展,但这些“内部”被许可方直到2015年才逐渐崛起。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板块不断产生。以batj为首的互联网公司依靠电子商务和社交场景深入参与金融。这些“编外”队伍和“编外”机构形成了竞争对手,强大的“编外”队伍也觊觎消费金融公司的牌照。

消费金融牌照优势凸显 “编外”部队分庭抗礼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底,消费金融业总资产超过510亿元,贷款余额为460亿元。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末,全行业总资产1077.23亿元,贷款总额2084.36亿元,贷款余额970.29亿元。仅在一年内,贷款余额就翻了一番。

消费金融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多样化的

从主要投资者的机构属性来看,注册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分为三类:银行部、工业部和电子商务部。早期的消费金融公司主要是银行和行业部门,依靠线下网点开展业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应用的完善,各种消费金融公司开始尝试根据自身特点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模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

1.关注线下布局的商业模式——吉索消费金融公司

吉佐消费金融公司于2010年在天津成立,是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吉索消费金融深入参与“店内”贷款,其销售点位于合作商户的商店,由所有销售网点的销售代表运营和维护。据吉藏中国官方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其国内业务覆盖29个省、直辖市、300多个城市,并与南方通、苏宁等零售商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14万个贷款服务网点为2500多万客户提供服务。

消费金融牌照优势凸显 “编外”部队分庭抗礼

吉索消费金融的目标客户是中低收入人群,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农民工和农村地区的人们。吉索消费金融的主要产品是商品贷款和现金贷款。其中,商品贷款的对象是蓝领客户或中低收入人群,加上给商家的回扣,吉藏消费金融的利润相对较薄。现金贷款是首选的“商品贷款”,还款情况良好,没有中间环节,利润丰厚,空.

Gitzo消费金融是一种线下运作模式,与现场联系紧密,风险控制更有保障。然而,这种模式也有缺点,它高度依赖线下商家。随着互联网分期公司加入战斗群,商家的高额回扣增加了成本。同时,线下网点也增加了运营成本。截至2016年底,吉索消费金融拥有63,000名员工。

2.“网上排水,线下体验”的线上线下——苏宁消费金融

苏宁消费金融是第一家由大型零售商发起的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依托苏宁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实体店,采用“网上排水、线下体验”的o2o消费金融模式。苏宁消费金融依托苏宁近3亿会员、1600多家门店的线上线下资源,以“自愿支付”为重点,提供分期付款和直接贷款服务,通过消费情景增强客户粘性,整合金融和情景,最终形成“消费-支付-信用”的闭环。截至2016年11月底,公司已发放消费贷款1000多万笔,累计贷款超过110亿元,平均单笔贷款1100元,客户超过200万。

消费金融牌照优势凸显 “编外”部队分庭抗礼

这种依赖线下商店的线上线下模式,直接实现了大型零售平台的流量,解决了对线下商户的过度依赖,增加了客户粘性,并深入挖掘用户数据,获取风险控制所需的高质量数据。这种模式不能被所有消费金融公司复制,而且进入门槛很高。同时,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金融业务是基于平台本身的,有明显的上限。

3.后来者的纯在线模式——兆联消费金融公司

2015年3月,招商银行(600036,收购)(600036,收购)和中国联通(600050,收购)(600050,收购)共同投资20亿元成立并运营。与前两家依靠线下网点开展业务的消费金融公司的最大区别在于,兆联通过互联网开展业务。兆联有两个主要产品,一个是“好贷款”的现金借贷产品,另一个是“信用支付”的信用支付产品。目前,兆联的贷款余额已从2015年底的20亿元增加到2016年底的200亿元。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贷款余额已经超过了吉索消费金融,这是多年来的布局,并已成为行业第一。兆联纯在线商业模式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掌握了多种客户获取渠道,而纯在线是主要渠道。此类渠道的客户获取成本远低于自营渠道。

消费金融牌照优势凸显 “编外”部队分庭抗礼

低成本融资优势将大力推动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

目前,市场上至少有数百家公司从事消费金融业务,只有20多家公司获得了消费金融许可证。根据《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消费金融公司可以通过银行间拆借、发行金融债券、股东贷款、资产证券化等渠道筹集资金。目前,同业拆借仍是主要的融资方式。以吉藏消费金融为例,2015年负债总额为138.15亿元,其中同业拆借124.64亿元,占90%。由此可见,消费金融公司多元化资本渠道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消费金融牌照优势凸显 “编外”部队分庭抗礼

截至目前,捷成和中行已经通过abs和非银行金融债券筹集资金,融资成本不到5%,远低于p2p的资本成本。目前,大量非授权消费金融企业的资金大部分来自p2p。然而,随着网上贷款监管细则的出台,政策的收紧制约了网上贷款行业的发展,融资渠道萎缩。消费金融公司在多种融资渠道中具有突出优势,但在资本成本方面仍处于“编外”队伍的前列。

消费金融牌照优势凸显 “编外”部队分庭抗礼

无许可组织发展迅速,在获得许可后,“它们甚至更强大”

2016年对于消费金融行业来说是爆炸性的一年,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板块不断涌现。无牌照机构的消费金融业务也在全面展开。它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从事消费金融业务,一是个人无担保消费贷款,如中腾信;另一种是分期付款,如分期付款音乐。这两类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也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2015年,他们都在交易所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其中,中腾信两次在交易所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通过与京东金融的合作,完成了京东中腾信abs的一期募集和发行。2016年,资产证券化总规模超过10亿元,实现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定期发行。

消费金融牌照优势凸显 “编外”部队分庭抗礼

当然,金融创新产品的边界不能触及监管的底线。非授权机构的发展和创新容易突破现有的监管边界,暴露出一些问题,监管当局也更加重视风险预警。近日,央行金融市场部发布《网络金融风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涉及京东金融整改函:京东金融涉嫌承销未经授权的证券公开发行、误导性欺诈、商品交易误导性宣传,中融信托涉嫌违规。根据这些文件,监管机构密切关注消费金融产品的创新及其产生的风险。

消费金融牌照优势凸显 “编外”部队分庭抗礼

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消费金融牌照的合规优势也得到体现,未来一波重量级企业将成为“内部”消费金融公司。据了解,去年京东正在积极申请消费金融牌照。对于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声誉的非特许机构而言,许可的加持无异于“给老虎添翅膀”。

消费金融许可证已经成为银行安排消费金融的“标准”

银行占发放的消费金融许可证的近80%。作为消费金融“正规军”的中坚力量,区域银行业也正在走向市场。仅在2016年,至少有四家银行公开宣布成立消费金融公司,许可证已成为银行配置消费金融的标准配置。

地方政府在该地区建立消费金融公司的积极性很高

地方政府还将建立消费金融公司纳入地方发展计划,并加强了区域金融许可证的布局。2015年11月,贵州省金融办会同贵州代表团三个局发布了《贵州省金融业发展六大行动实施方案》,表明消费金融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成立。2017年2月,陕西省宝鸡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宝鸡将组建消费金融公司,实现宝鸡农村商业银行和横峰银行宝鸡分行的开业和运营。

消费金融牌照优势凸显 “编外”部队分庭抗礼

随着消费金融行业的不断成熟,许可证的优势日益突出。优先发放消费金融许可证的企业将拥有巨大的“先发优势”。符合主要投资者条件的可以直接申请成立消费金融公司,不符合条件的可以加入传统金融机构或大型企业,以“分享消费金融公司的一份许可优势”。

来源:千龙新闻网

标题:消费金融牌照优势凸显 “编外”部队分庭抗礼

地址:http://www.qinglongs.com/qlwxw/12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