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95字,读完约10分钟
中国经济正在从疫情的影响中慢慢恢复。国家统计局5月份发布的宏观数据显示,生产和需求继续改善,消费者需求继续回升。与此同时,制造业和消费的复苏仍然缓慢,就业压力仍然存在,价格继续下跌。你如何看待下半年中国经济的复苏,主要挑战是什么,财政和货币政策如何更加积极、准确和有效,你如何看待下半年全球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下半年及以后中国经济的弹性和潜力在哪里?
2020年下半年,《新京报》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斌。
1
中国经济能否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增长水平?
刘元春今年的增长率可以达到2.9%
在特大疫情影响下,上半年经济反弹为下半年经济全面复苏奠定了良好基础。根据中国的疫情控制水平和宏观经济政策,我们预测中国经济将在第四季度实现6%的增长率,也就是说,到今年年底,中国经济将基本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增长水平。纵观全年,我们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9%。
我们对中国经济的乐观预测基于两个假设,而不是考虑极端情况:第一,当前全球疫情正常化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我们假设全球疫情的拐点将出现在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初,第二次大规模疫情不会再次爆发。第二,下半年,疫情控制和治理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
在进行宏观分析时,每个小组将对下半年的疫情发展做出不同的假设。我们相信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会有一些迹象,但中国经济在年底前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状态和水平并不是一个大问题。
张斌今年的经济增长很难回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
中国经济正在复苏,但距离疫情爆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率仍远未达到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如果没有全国性的疫情再次爆发,中国的经济复苏将会继续。然而,中国经济仍难以恢复到今年疫情爆发前的经济增长水平或状态。粗略估计,中国经济今年可以实现2%至3%的增长率。这一判断主要基于两个原因。
首先,一些行业和部门仍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例如,受居民担忧影响,接触消费和聚集消费复苏缓慢,制约了住宿餐饮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等相关服务业的复苏。
第二,中国经济不可能在疫情影响后立即恢复正常。受疫情影响,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存在明显问题。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新增贷款的大幅增加也反映了企业债务的增长,但企业收入的增长很弱。疫情对企业的影响不会马上消失。企业积累利润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慢慢修复资产负债表。
2
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张斌面临着实现就业目标的压力
我最担心的仍然是疫情和应对政策的不确定性。从中国经济的角度来看,如果疫情再次爆发,我们是否有比过去更好的政策来平衡疫情的影响和经济发展?
此外,就业目标的实现仍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压力。创造900万个新工作岗位和调查6%左右失业率的就业目标本身并不高,但仍难以实现。上半年价格继续下跌。根据目前的价格趋势,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不会比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高很多。据估计,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1%至2%。如此低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创造的就业机会非常有限。如果我们想实现创造900万个新工作岗位的目标,我们需要至少2%到3%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即使今年的就业目标得以实现,也并不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问题将被消除。从过去的平均水平来看,我们同意平均失业率应该在5%左右。此外,目前城市调查中农民工失业率的覆盖面不完整,这使得很难描述这一群体的就业状况,有些人即使就业也可能就业不足。
刘元春疫情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当然,中国经济仍面临巨大下行压力和诸多不确定性。首先,最大的不确定性仍然是疫情。疫情带来的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变化导致全球疫情的拐点被一再推迟,这也导致了世界经济的底部继续探索。我们最初预测世界经济将在第二季度末触底,但现在我们看到世界经济将在第三季度进一步下滑,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将继续发生更大的变化。
第二,要警惕企业二次关闭的风险。行政恢复工作和生产后,如何快速实现有效需求的扩大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只有随着有效需求的扩大,国内需求才能迅速提高,从而保证生产能力的供应不会中断,否则就会导致企业的第二次停产。
第三,规范化的政策工具能否同时实现帮助企业的两个目标?拯救微观主体企业有两个目标:一是让企业能够运作;一是帮助企业获得足够的订单。为了实现这两个帮助企业的目标,我们需要各种政策来协调和合作,包括实施一系列直接援助政策工具,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力恢复和推动由内需主导的经济周期。
3
下半年如何实施财政货币政策?
刘元春的财政政策应该以拯救民生等问题为指导
如何有效实施财政政策,使其更加积极和有希望?首先,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是帮助民生,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而不是以简单的供给方为救助方向。为了通过改革进一步建立社会安全网和机构性民生救助体系,我们需要与过去相比改变和调整我们的财政重点。
第二,积极财政不仅意味着加强努力,还意味着提高效率,这要求提高基层使用财政资金的能力。根据两会的安排,1万亿专项国债和1万亿赤字资金可以直接汇往当地。一方面,它可以与货币政策相协调,直接运用一些政策工具到基层来提高效率,达到保护基层和企业的目的。另一方面,基层市县有很强的资金计量和控制能力,从而使财政政策真正积极和有希望。
第三,货币政策应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如果货币政策在数量和价格上不协调,财政政策的实施效率将大大降低。下半年,为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和各项大项目的启动,将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进一步灵活适度调整货币政策的数量和价格。
张斌的货币政策应该继续宽松
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今年下半年整体宏观经济政策方向应该继续保持相对宽松。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从价格、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等宏观经济指标的表现来看,货币政策远未收紧。目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不容乐观。目前,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是降低企业成本,而低利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提振总需求,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从消费的角度来看,随着一些低迷消费在初期的释放,如果企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居民的收入就会受到影响,这将进一步影响消费的表现。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加居民收入,有助于保护居民消费水平。
至于财政政策,今年下半年财政政策的变化空间不大。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应该跟随人和产业。此外,应减少产业政策的扭曲,财政支出应覆盖最贫困的农民工。
4
如何看待全球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张斌海外经济指标的反弹有利于中国出口
最糟糕的海外经济是在4月份,而在5月份之后,各种经济指标开始反弹,这种反弹将持续下去,而不会产生第二大流行病影响,这对中国出口来说是个好消息。还有其他好消息。由于疫情,中国出口在第一季度大幅下降,接下来将会有一些补偿需求。中国在防疫材料和远程社会电子商品方面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在疫情期间对这些商品的需求大大增加。
所有这些对出口来说都是好消息,但总的来说,他们仍不乐观。因为即使海外总需求的增长恢复,整体实力仍然较弱,这显然远非正常状态,尤其是对投资产品的需求将受到更明显的影响。此外,在一些海外国家,国内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正在增加,这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将会溢出。国与国之间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关系正在恶化,世界正进入一个更加动荡的时期。
国际资本在刘元春后半部涌入中国是一个高概率事件
从贸易出口的角度来看,全球疫情仍然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使得全球贸易没有达到最糟糕的底部。考虑到中美摩擦和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今年下半年中国出口仍可能面临相对被动的局面,压力不小。我们预计中国的出口增长率将在-10%左右。然而,这一数据并不特别悲观。这是因为在世界各国经济因疫情而关闭和混乱的过程中,率先控制疫情的中国经济能够保证向全世界的供应。在原有市场的情况下,今年下半年中国的出口表现可能会好于预期。
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角度来看,下半年国际资本流入中国是一个高概率事件。欧美恢复生产的速度远低于预期,但自3月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来,中国经济重启了稳定的供应链,为稳定全球经济发挥了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全球资本将被重组,尤其是欧美金融市场将相应调整。今年下半年,随着国际资本流入中国,中国的国际收支今年不会下降,但会逆趋势上升。
5
中国经济的弹性和潜力在哪里?
刘元春的一系列改革为经济复苏提供了灵活的基础
中国经济的弹性和潜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的超大型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自给自足的供给体系。第二,过去几年实施的供应方结构改革为中国抗击艾滋病和经济复苏提供了良好的弹性基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在一系列政策改革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已经从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内需驱动型增长模式。同时,在去杠杆化政策下,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清理,中小企业脱离实际、融资难等问题得到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机制得到构建。我们可以看到,在疫情形势下,中国新经济发展保持稳定。第三,我们仍有制度优势。
张斌的消费将是稳定和支撑经济的最重要的力量
如果没有第二次大规模爆发,我对消费的表现并不悲观。在这种流行病的情况下,居民消费受到限制,消费增长率急剧下降,居民支出的减少大于收入的减少,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反而得到改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消费将会恢复,但消费增长率不会太高。从长远来看,消费将是稳定和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力量。这是因为从历史表现来看,消费比投资、出口等变量稳定得多,这将成为稳定和支撑中国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潜力。
中国经济未来最重要的潜力是消费扩张和升级,这将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不仅取决于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效率的提高,还取决于需求方的力量支持。只有需求与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真正推动产业升级,更多的企业才会投资、尝试、犯错,进而推动更多的产业升级。
然而,目前制约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障碍是需求不足。一方面,由于需求不足,制造产品的价格太低,收入和利润在0+之间很小,因此没有资本和动机来投资R&D,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愿意花钱在教育、医疗保健、体育和娱乐上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但这种供给存在问题。因此,未来应该进行一些政策调整,释放中国经济的这一潜力。
中国经济正在从疫情的影响中慢慢恢复。国家统计局5月份发布的宏观数据显示,生产和需求继续改善,消费者需求继续回升。与此同时,制造业和消费的复苏仍然缓慢,就业压力仍然存在,价格继续下跌。你如何看待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的复苏,主要挑战是什么,财政和货币政策如何更加积极、准确和有效,你如何看待今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下半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的弹性和潜力在哪里?
2020年下半年,《新京报》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斌。
1
中国经济能否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增长水平?
刘元春今年的增长率可以达到2.9%
在特大疫情影响下,上半年经济反弹为下半年经济全面复苏奠定了良好基础。根据中国的疫情控制水平和宏观经济政策,我们预测中国经济将在第四季度实现6%的增长率,也就是说,到今年年底,中国经济将基本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增长水平。纵观全年,我们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9%。
我们对中国经济的乐观预测基于两个假设,而不是考虑极端情况:第一,当前全球疫情正常化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我们假设全球疫情的拐点将出现在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初,第二次大规模疫情不会再次爆发。第二,下半年,疫情控制和治理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
在进行宏观分析时,每个小组将对下半年的疫情发展做出不同的假设。我们相信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会有一些迹象,但中国经济在年底前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状态和水平并不是一个大问题。
张斌今年的经济增长很难回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
中国经济正在复苏,但距离疫情爆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率仍远未达到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如果没有全国性的疫情再次爆发,中国的经济复苏将会继续。然而,中国经济仍难以恢复到今年疫情爆发前的经济增长水平或状态。粗略估计,中国经济今年可以实现2%至3%的增长率。这一判断主要基于两个原因。
首先,一些行业和部门仍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例如,受居民担忧影响,接触消费和聚集消费复苏缓慢,制约了住宿餐饮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等相关服务业的复苏。
第二,中国经济不可能在疫情影响后立即恢复正常。受疫情影响,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存在明显问题。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新增贷款的大幅增加也反映了企业债务的增长,但企业收入的增长很弱。疫情对企业的影响不会马上消失。企业积累利润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慢慢修复资产负债表。
2
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张斌面临着实现就业目标的压力
我最担心的仍然是疫情和应对政策的不确定性。从中国经济的角度来看,如果疫情再次爆发,我们是否有比过去更好的政策来平衡疫情的影响和经济发展?
此外,就业目标的实现仍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压力。创造900万个新工作岗位和调查6%左右失业率的就业目标本身并不高,但仍难以实现。上半年价格继续下跌。根据目前的价格趋势,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不会比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高很多。据估计,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1%至2%。如此低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创造的就业机会非常有限。如果我们想实现创造900万个新工作岗位的目标,我们需要至少2%到3%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即使今年的就业目标得以实现,也并不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问题将被消除。从过去的平均水平来看,我们同意平均失业率应该在5%左右。此外,目前城市调查中农民工失业率的覆盖面不完整,这使得很难描述这一群体的就业状况,有些人即使就业也可能就业不足。
刘元春疫情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当然,中国经济仍面临巨大下行压力和诸多不确定性。首先,最大的不确定性仍然是疫情。疫情带来的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变化导致全球疫情的拐点被一再推迟,这也导致了世界经济的底部继续探索。我们最初预测世界经济将在第二季度末触底,但现在我们看到世界经济将在第三季度进一步下滑,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将继续发生更大的变化。
第二,要警惕企业二次关闭的风险。行政恢复工作和生产后,如何快速实现有效需求的扩大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只有随着有效需求的扩大,国内需求才能迅速提高,从而保证生产能力的供应不会中断,否则就会导致企业的第二次停产。
第三,规范化的政策工具能否同时实现帮助企业的两个目标?拯救微观主体企业有两个目标:一是让企业能够运作;一是帮助企业获得足够的订单。为了实现这两个帮助企业的目标,我们需要各种政策来协调和合作,包括实施一系列直接援助政策工具,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力恢复和推动由内需主导的经济周期。
3
下半年如何实施财政货币政策?
刘元春的财政政策应该以拯救民生等问题为指导
如何有效实施财政政策,使其更加积极和有希望?首先,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是帮助民生,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而不是以简单的供给方为救助方向。为了通过改革进一步建立社会安全网和机构性民生救助体系,我们需要与过去相比改变和调整我们的财政重点。
第二,积极财政不仅意味着加强努力,还意味着提高效率,这要求提高基层使用财政资金的能力。根据两会的安排,1万亿专项国债和1万亿赤字资金可以直接汇往当地。一方面,它可以与货币政策相协调,直接运用一些政策工具到基层来提高效率,达到保护基层和企业的目的。另一方面,基层市县有很强的资金计量和控制能力,从而使财政政策真正积极和有希望。
第三,货币政策应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如果货币政策在数量和价格上不协调,财政政策的实施效率将大大降低。下半年,为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和各项大项目的启动,将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进一步灵活适度调整货币政策的数量和价格。
张斌的货币政策应该继续宽松
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今年下半年整体宏观经济政策方向应该继续保持相对宽松。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从价格、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等宏观经济指标的表现来看,货币政策远未收紧。目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不容乐观。目前,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是降低企业成本,而低利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提振总需求,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从消费的角度来看,随着一些低迷消费在初期的释放,如果企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居民的收入就会受到影响,这将进一步影响消费的表现。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加居民收入,有助于保护居民消费水平。
至于财政政策,今年下半年财政政策的变化空间不大。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应该跟随人和产业。此外,应减少产业政策的扭曲,财政支出应覆盖最贫困的农民工。
4
如何看待全球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张斌海外经济指标的反弹有利于中国出口
最糟糕的海外经济是在4月份,而在5月份之后,各种经济指标开始反弹,这种反弹将持续下去,而不会产生第二大流行病影响,这对中国出口来说是个好消息。还有其他好消息。由于疫情,中国出口在第一季度大幅下降,接下来将会有一些补偿需求。中国在防疫材料和远程社会电子商品方面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在疫情期间对这些商品的需求大大增加。
所有这些对出口来说都是好消息,但总的来说,他们仍不乐观。因为即使海外总需求的增长恢复,整体实力仍然较弱,这显然远非正常状态,尤其是对投资产品的需求将受到更明显的影响。此外,在一些海外国家,国内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正在增加,这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将会溢出。国与国之间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关系正在恶化,世界正进入一个更加动荡的时期。
国际资本在刘元春后半部涌入中国是一个高概率事件
从贸易出口的角度来看,全球疫情仍然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使得全球贸易没有达到最糟糕的底部。考虑到中美摩擦和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今年下半年中国出口仍可能面临相对被动的局面,压力不小。我们预计中国的出口增长率将在-10%左右。然而,这一数据并不特别悲观。这是因为在世界各国经济因疫情而关闭和混乱的过程中,率先控制疫情的中国经济能够保证向全世界的供应。在原有市场的情况下,今年下半年中国的出口表现可能会好于预期。
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角度来看,下半年国际资本流入中国是一个高概率事件。欧美恢复生产的速度远低于预期,但自3月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来,中国经济重启了稳定的供应链,为稳定全球经济发挥了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全球资本将被重组,尤其是欧美金融市场将相应调整。今年下半年,随着国际资本流入中国,中国的国际收支今年不会下降,但会逆趋势上升。
5
中国经济的弹性和潜力在哪里?
刘元春的一系列改革为经济复苏提供了灵活的基础
中国经济的弹性和潜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的超大型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自给自足的供给体系。第二,过去几年实施的供应方结构改革为中国抗击艾滋病和经济复苏提供了良好的弹性基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在一系列政策改革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已经从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内需驱动型增长模式。同时,在去杠杆化政策下,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清理,中小企业脱离实际、融资难等问题得到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机制得到构建。我们可以看到,在疫情形势下,中国新经济发展保持稳定。第三,我们仍有制度优势。
张斌的消费将是稳定和支撑经济的最重要的力量
如果没有第二次大规模爆发,我对消费的表现并不悲观。在这种流行病的情况下,居民消费受到限制,消费增长率急剧下降,居民支出的减少大于收入的减少,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反而得到改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消费将会恢复,但消费增长率不会太高。从长远来看,消费将是稳定和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力量。这是因为从历史表现来看,消费比投资、出口等变量稳定得多,这将成为稳定和支撑中国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潜力。
中国经济未来最重要的潜力是消费扩张和升级,这将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不仅取决于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效率的提高,还取决于需求方的力量支持。只有需求与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真正推动产业升级,更多的企业才会投资、尝试、犯错,进而推动更多的产业升级。
然而,目前制约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障碍是需求不足。一方面,由于需求不足,制造产品的价格太低,收入和利润在0+之间很小,因此没有资本和动机来投资R&D,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愿意花钱在教育、医疗保健、体育和娱乐上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但这种供给存在问题。因此,未来应该进行一些政策调整,释放中国经济的这一潜力。
来源:千龙新闻网
标题:五个问题:2020年,刘元春和张斌将如何进入中国经济的后半期?
地址:http://www.qinglongs.com/qlwjj/75.html